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創業先鋒楊沛六:身殘志堅勇創業 不忘初心助鄉鄰

        來源:沐川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鄧昌琴 辜旭偉 發布時間:2020-09-05 15:27:23

         

        鉆研專業知識的楊沛六_resized_20200904_022454364.jpg

        “不向命運低頭,永遠走在奮斗的路上。”這是楊沛六人生的真實寫照。從四處打工、意外傷殘、艱難撫育兒女到艱苦創業、回饋鄉鄰,沐川縣大楠鎮麻央村5組脫貧戶楊沛六奮斗的步伐,一刻也沒停歇。

        今年56歲的楊沛六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時間回到2002年,妻子患病去世,撇下他和一雙兒女,那時女兒楊旭5歲,兒子楊永付3歲,對楊沛六來說,猶如晴天霹靂。一家人要生活,兒女還要養育。楊沛六便四處打工,搭過架、搞搬運、挖過煤……聽說什么來錢就去做什么,聽工友說雅安蘆山在修電站,每月可以拿8000元,2008年楊沛六毫不猶豫去了雅安蘆山修電站。

        屋漏偏逢連夜雨。“干了一個月,就從鋼繩上摔下來,腰部神經受損,導致二級肢體傷殘,住了11個月的院。”談及不幸的遭遇,楊沛六眼泛淚光,出院后需要拄著雙拐站立,失去勞動能力且行動不便。突遭的不幸讓原本困難的家庭雪上加霜。

        但是楊沛六并沒有因此向命運屈服,雖然因殘不能外出務工掙錢,但他堅信“只有創業才能拯救自己,撐起這個家。”于是萌生了依托養殖走出困境,擺脫貧困。

        “養雞肯定不行,還有兩個娃娃要讀書。老大因為沒錢,初中畢業就外出務工。”說到大女兒楊旭,獨自一人將一雙兒女拉扯大的楊沛六眼睛濕潤,內心滿是虧欠與辛酸。“2013年,我就開辦了100多平米的養豬場,發展養殖業,但虧本了。”

        2014年,惠民政策的春風吹進了這個苦難的家庭。經過精準識別,楊沛六一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幫扶干部和農技人員實地考察后,為楊沛六辦理了5萬元的扶貧小額信貸,向村上借了1萬元的產業扶貧基金,總共6萬元,鼓勵楊沛六重整旗鼓,當好麻央“豬倌”。

        為了學習養殖技術,楊沛六在實踐中積累經驗,通過查詢資料、購買專業書籍、向農技人員取經,楊沛六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土專家”。

        2018年,楊沛六出欄了110頭生豬。“這次終于打了一個翻身仗,不僅沒賠本,還賺了3萬余元。”談及苦盡甘來在養殖道路上賺取的第一桶金,楊沛六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2019年,又喂了100余頭生豬,雖受非洲豬瘟影響,還是賺了5萬余元。”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致富后的楊沛六在2017年順利脫貧,他沒有忘記黨恩,更沒有忘記鄰里鄉親。“我是因為黨的關懷才讓兒子有錢上學,我不僅要做脫貧的榜樣,還要做帶領鄉親一起致富奔小康的‘領頭雁’!”

        為帶動更多的老、弱、病、殘及貧困群眾致富,幫助大家實現共同富裕,楊沛六先后無償賒了幾十頭仔豬給村民飼養,并承諾等豬長大賣出去后再收回仔豬成本,還把豬崽無償提供給有困難的殘疾人飼養,同村5組村民周大明便是其中之一。周大明家有7口人,自身是肢體2級殘疾,當年家里因殘、缺技術、缺資金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在賒豬之前家里也養過豬,可是沒有人指導,時機、技術、防疫等方面都有所欠缺,還要擔心豬死亡造成的經濟損失,養起來十分吃力,所以為了賺錢養家,曾經四處打工,居無定所。很感謝楊沛六把我帶出來了。”周大明的兒子周成定訴說著當年的艱難,又慶幸和感激在艱難之時拉了他一把的楊沛六。“他幫了我很大的忙,最開始,他親自上門手把手教我。后來遇到問題,能電話里解決的就電話里解決,不能解決的,他依然會親自上門來給我解決。”如今周成定夫婦既可以照看家庭,又可以養殖生豬,2018年還把以前的小洋房貼了瓷磚,平整了寬敞的水泥壩子,換了沙發、液晶電視……周大明家不僅在2017年順利脫貧,還走上了致富小康路。

        “目前,我的豬圈里共有大大小小的豬30頭,預計今年收入可能就是10萬元左右。”在楊沛六的關心和支持下,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家里的豬越養越多,周成定不僅能夠熟練掌握養豬技術,還實現了單純的養殖生豬到自繁自養的轉變。

        “現在家里經濟好了,女兒楊旭也已成年,在成都務工,兒子楊永付在廣元讀大學。我的養殖場由當初的抱養生豬發展轉變成現在的種養結合模式,現在圈里有母豬20余頭。爭取明年出欄300頭生豬……”說著眼前的好日子和對將來的規劃,拄著雙拐都不能直立的楊沛六很是滿足,且充滿了干勁。

        責任編輯:陽陽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射阳县| 堆龙德庆县| 禹州市| 合水县| 团风县| 磐安县| 宁蒗| 怀集县| 额尔古纳市| 荔波县| 新沂市| 衡阳县| 都匀市| 石家庄市| 濉溪县| 渑池县| 亚东县| 子洲县| 浮山县| 平乡县| 新源县| 玛沁县| 习水县| 武宣县| 上饶市| 嵊泗县| 湖州市| 土默特左旗| 鄱阳县| 河北区| 兴仁县| 蓬溪县| 盱眙县| 林芝县| 三门县| 钦州市| 和顺县| 南康市| 蒙山县| 福海县| 建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