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女子被奸殺,嫌疑人多次供述有罪,辦案檢察官卻發現疑點,真兇另有其人,十七年追兇路天網恢恢真相大白之際又起波瀾。
最高檢工作報告提到的這起案件中,檢察官們心里只想著這件事讓有罪者受懲,還無辜者清白。
《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
特別節目報道之三
誰是真兇——四川樂山流浪女被奸殺案
17年追兇路
“讓有罪者受懲、還無辜者清白,彰顯法治正義。”3月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中的許多表述,釋放出強有力的法治信號。這句話直抵人心,它背后的案件正是持續追兇17年的四川樂山流浪女被奸殺案。該案也被寫入最高檢工作報告。
這個案件故事的前半段,與一塊磚頭的細節有關,“還無辜者清白”;后半段,關鍵證物是一雙破爛的布鞋,“讓有罪者受懲”;故事的推動者,是一群以“不枉不縱”為座右銘的辦案檢察官們,“彰顯法治正義”。
2006年的夏天,四川省樂山市檢察院公訴處副處長王雁飛從未想到,一個棕色牛皮紙包裹的案卷,竟會貫穿他從檢生涯的大半時間。
案發·流浪女被奸殺
“一個廢棄的門市里,驚現一具被奸殺的女尸!”2006年8月24日,四川省樂山市公安局市中區分局九峰鎮派出所民警接警后,火速封鎖案發現場。
被害人是一名居住在附近的流浪拾荒女,30歲左右,被發現時已經死亡兩天。尸體被稻草掩蓋著,衣不蔽體。辦案檢察官王雁飛難以忘記那慘烈的死狀。
據周邊群眾描述,她沒有家人朋友,也不知姓甚名誰,經常在垃圾桶中翻找食物,可能存在精神問題,不能與他人正常交流。到底是誰下此狠手?
經過摸排,一名居住在附近廠區的中年拾荒男子進入警方視野——毛小軍(化名),49歲,常年獨居,性格孤僻,不喜與人打交道,有作案時間。
公安機關隨即對毛小軍展開調查,他神情緊張,供述案發時間段活動情況時相互矛盾,閃爍其詞。2006年8月26日,公安機關將形跡可疑的毛小軍刑拘。
疑點·10次有罪供述
到案后,毛小軍開始陸續交代強奸殺人的犯罪過程,接連在公安機關作出10次有罪供述,內容與現場勘驗、尸檢情況比較接近。
2006年12月初,該案被移送至樂山市檢察院審查起訴。毛小軍第一次被王雁飛提訊時,很快表示認罪。雖然案件進展順利,王雁飛卻總是想起被害人那死不瞑目的眼睛。他重新審查所有證據材料后,心頭陡生疑惑。10次有罪供述的主要犯罪情節一致,細節卻偶有差異。同時,又挖出了一些新的問題——
訊問筆錄顯示,毛小軍供述作案兇器為“半塊磚”,而案發現場卻只有血跡斑斑的整塊磚;
整塊磚重量超過4公斤,而毛小軍身材瘦弱,多次單手舉起擊打被害人的可能性不大;
毛小軍自述用磚頭暴力擊打女子頭部,而尸檢鑒定結論認為死者是扼頸后機械性窒息死亡,存在重大矛盾;
除了毛小軍的有罪供述外,沒有其他能證實他到過案發現場的客觀證據。
……
2006年12月20日,樂山市檢察院將該案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詳細列明補充偵查提綱。
反轉·真兇另有其人
新補充的證據令人意外,事實反轉了。
被害女子體內的陰道分泌物轉移擦拭紗布上檢出精斑,而毛小軍患有勃起功能障礙;精斑和煙頭上檢出的DNA是同一個人的,但這個人卻不是毛小軍,真兇其實另有其人。
那么,毛小軍為何要多次作出有罪供述呢?針對這一疑問,王雁飛多次復核,毛小軍均表示沒有被刑訊逼供。
王雁飛到案發現場實地查看,發現毛小軍的居住地離案發現場直線距離只有500米左右,他對案發現場周邊比較熟悉。案發的廢棄門市沒有安裝門,幾十米外都能看到里面的大致情況。
“他的性格孤僻怯弱,被訊問時說自己最怕穿制服的人,一被問多了就易犯癲癇病,頭腦發昏,開始胡言亂語。”王雁飛還對記者提到一個細節——毛小軍多次陳述,在外流浪、撿拾垃圾為生,饑一頓飽一頓,在看守所里反而吃穿不愁有保障,還可以看報紙,“在外頭和里頭都沒得啥子區別”。
“向前一步是正義,退后一步是深淵。”王雁飛對記者感慨道,司法辦案“差一點”都不行。
2007年3月2日,樂山市檢察院將該案第二次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同時建議對毛小軍變更強制措施。隨后,公安機關解除了對毛小軍的強制措施,并作出終止偵查決定。
攻堅·不懈追兇十余年
真兇到底是誰?樂山市檢察院頂住壓力,決定與公安機關共同進行重點攻堅。
檢察機關將該案列入重點督辦案件清單,每年定期與公安機關召開命案積案清理工作推進會。這個案子就像一個烙印,打在每個參會的檢察官、民警心上。
記者在樂山看到的檢察機關相關會議紀要顯示,辦案部門先后有五任負責人跟蹤督辦,離任前都會給下一任負責人做好交接。每一次會議,每一次討論,都歷歷在目。王雁飛并未想到,這一交接,竟然持續了十年。
“嫌疑人終于出現了!”2016年,案情突然出現了轉機,嫌疑人彭某某的DNA樣本與當時提取在案的DNA比對一致。一得知消息,樂山市檢察院立即提前介入,指派第一檢察部副主任雷文莉辦理此案。但由于彭某某行蹤不定,與家人幾乎沒有聯系,也沒有任何通訊工具,這場追兇又持續了近四年。直到2020年3月10日,公安機關將彭某某在家中抓獲。
彭某某到案后,認罪態度不佳。公安機關經過5個小時的訊問拉鋸戰,終于突破他的心理防線。他長吁一口氣說,“我知道你們找我什么事”,繼而供認強奸殺害流浪女的犯罪事實。
承辦檢察官雷文莉介紹,彭某某在案發前的一段時間里,每天以撿拾垃圾為生。案發當晚,他在回家的路上偶遇被害女子,在邀請其共同生活被拒后,遂將女子拉至廢棄門市并放倒在地,用手掐脖子、刀捅刺面部、磚頭擊打頭部的方式壓制女子反抗,在女子無反應后對其實施強奸,再用稻草等掩蓋后逃離現場。
這一次,曾在黑磚窯打工的彭某某作出精準供述,確認作案工具為“整塊磚”,描述的磚頭尺寸、材質、重量也和現場勘驗結果一致。
突破·一雙破爛的布鞋
案件即將真相大白,卻又起波瀾。
“我沒有犯罪,事情不是我干的。”面對辦案檢察官,彭某某突然推翻了之前所作的有罪供述。
一直熱衷于維護弱勢群體權益的雷文莉,此時心情更加復雜。時隔14年,她依然不知道流浪女的身份,但是一想到真兇遲遲未能被繩之以法,心里就更加煎熬。
雷文莉和同事對照筆錄認真核實訊問過程同步錄音錄像,該錄像沒有間斷,持續、完整呈現了彭某某從拒不認罪到如實供述的全過程,公安干警無刑訊逼供、指供、誘供的情形,再次咨詢檢驗鑒定人員被害人傷情、成傷機制、死亡原因、DNA鑒定等相關情況。
“案發當天,她穿了一雙破爛的布鞋。”雷文莉和同事重新梳理證據,發現了一個突破口。這雙破爛的布鞋出自彭某某的有罪供述,卻幾乎沒有在證據材料中出現過。如果能確認它的存在,恰恰說明這是彭某某作案的有力證明。
收到這一線索后,公安機關立刻開始行動,在當年的現場勘查的膠片中反復搜尋,卻并未找到這一關鍵證物。失望的雷文莉幾乎想重新尋找線索。直到三周后,公安干警將所有勘查照片進行技術曝光處理后,在一團黑影中發現了這一雙布鞋的輪廓。自此,完整的證據鏈形成。
堅守·不枉不縱罪當其罰
2020年9月3日,樂山市檢察院以彭某某涉嫌強奸罪依法提起公訴。2021年3月23日,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犯強奸罪判處彭某某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限制減刑。一審判決后,彭某某上訴。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將本案發回重審。2023年5月8日,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同罪名判處被告人彭某某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彭某某當庭服判,未提出上訴。
那一刻,現任四川省廣安市檢察院檢察長的王雁飛更深刻地感受到“辦案就是辦人生”蘊含的深意。思緒飄回十八年前的夏天,當年的他和同事們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態度辦下這個案件,讓無辜者免于蒙冤,讓有罪者罰當其罪。而現在,把每一個案件辦成經得起法律和歷史檢驗的“鐵案”,依然是他的初心與使命。
2024年1月,該案被評為“2023年度十大法律監督案例”“檢察機關高質效履職辦案典型案例”。同一時間,記者在樂山見到了毛小軍。他依然不愛與人打交道,家里堆滿撿拾來的雜物。偶爾會去看望他的社區工作人員說,這次和記者的交流是他近期難得的健談。
“檢察辦案應當堅持客觀公正,對有罪供述不輕信,對無罪辯解不妄斷。”樂山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李鵬飛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檢察官在司法辦案過程中要兼顧好天理、國法、人情,真正通過檢察履職實現質量好、效率高、效果佳的高質效辦案效果。
“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是新時代新征程檢察履職辦案的基本價值追求。如何在每一個案件中堅持“高質效”追求,是檢察機關的新時代考題。最高人民檢察院新媒體、正義網絡傳媒聯合出品《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特別節目,以視頻、動畫等多種形式還原一線檢察機關更深更實地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聚焦法律監督主責主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履職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