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做好“加法”增“綠意” 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

        來源:得榮縣人民檢察院 作者:楊丹 次仁次姆 發布時間:2024-08-19 21:55:48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沒有翠綠的草甸,哪有肥美的蟲草,生態環境若被破壞了,一旦出現水土流失,土地鹽堿化、沙漠化,蟲草怎么生草?我們大家要共同努力,一起保護我們的‘金山銀山’……”。今年6月,在四川省甘孜州得榮縣海拔4000多米的畢擁同蟲草采挖點的草壩上,德西康珠檢察官上山采挖蟲草的農牧民群眾圍坐在一起,用本土方言,向群眾普及生態環境保護知識。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檢察機關運用法治力量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就要以高質效檢察履職加強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提升綠色生產力。近年來,得榮縣人民檢察院切實轉變履職理念,堅持以一體履職、綜合履職、高質效履職,努力為得榮生態環境保護筑牢法治屏障貢獻檢察力量,服務得榮發展新質生產力。

        “不起訴+行政處罰”,做出“綠色貢獻”。今年7月得榮縣人民檢察院對一起涉3人的跨省非法狩獵案舉行擬相對不起訴公開聽證會,四郎吉村檢察官在聽證會上話語鏗鏘:“不起訴不等于不處罰,檢察院對3名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訴決定,同時會開展行刑反向銜接,向行政機關發出檢察意見書,建議行政機關進行行政處罰,追究被不起訴人的行政責任,避免出現不刑不罰,確保執法司法公正。”

        今年年初,余某某、蜂某某、阿某3人用溜索鋼絲繩分解成細的鋼絲制作成鋼絲套,在得榮縣嘎金雪山自然保護區內下套42處,準備狩獵野生動物時,被得榮縣正在開展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山工作人員發現并及時上報縣公安機關通過偵查后,將該案移送得榮縣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考慮到該案3名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前科沒有獵捕到任何獵物,屬于犯罪情節輕微,主觀惡性不,到案后自愿認罪認罰,得榮縣人民檢察院舉行擬相對不起訴公開聽證會,邀請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偵查人員、聽證員、律師公開聽證,在充分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院對余某某、蜂某某、阿某某三人作出不起訴決定,同時開展行刑反向銜接,向行政機關發出檢察意見書,建議行政機關進行行政處罰。

        行政機關對3名被不起訴人處罰款3000元,在檢察機關和行政機關的釋法說理下,3人對行政處罰表示理解,表明今后將嚴格遵守野生動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回村以后,也會積極向鄰里鄉親普法宣傳,增強大家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和守法意識

        “檢察機關依法高質效履職,開展行刑反向銜接,讓被不起訴人獲得改過自新的機會,也為違法行為承擔了法律后果,既維護了司法公平正義,又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理念”,張志波律師在聽證會上講道。

        近年來,得榮縣人民檢察院已辦理涉生態環境領域行刑反向銜接案件4件,督促行政機關對被不起訴人處罰款23000元。

        “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恢復性司法實踐”,增進“綠色福祉”。被告人洛絨某某在國有林盜竊林木的行為,不僅侵害了國家財產,同時在盜竊的過程中,還破壞了生態環境,在依法受到刑事處罰的同時,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2022年9月,得榮縣人民檢察院訴洛絨某某盜伐林木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在得榮縣茨巫鄉巡回法庭開庭審理。被告人洛絨某某為修建房屋,在未具備任何采伐手續的情況下,在八日鄉子哇村國有林地“扎久雅措雅古”山,盜伐冷杉樹8株并加工成37段木料,原木材積為6.6974m3立木材積(蓄積)為11.1623m3價值為 13394.75元,該行為破壞了環境資源、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得榮縣人民檢察院作為公益訴訟起訴人出席法庭并發表出庭意見,“請人民法院依法判令某某補種盜伐林木十倍共計80株苗木或承擔補種所需費用,并向社會公開賠禮道歉”。縣檢察院公益訴訟起訴人的請求,得到了巡回審判法庭的支持。

        近日,倪華忠檢察官到補植復綠地回訪查看補種的苗木,80株苗木已經長得“一人多高”。回訪途中,還遇到幾名采挖松茸下山的群眾,在與群眾交談中也普及了生態環境保護知識:“我們今天能采挖松茸去賣錢,是大自然的饋贈,我們要珍惜這份饋贈,青山是我們的‘搖錢樹’,大家要共同守護好綠水青山,守護好我們的‘搖錢樹’

        近年來,得榮縣人民檢察院辦理涉生態環境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檢察案件2件,督促案件當事人補植復綠,補植苗木220株,讓“毀林人”變為“造林人”,讓被毀林地重新返青復綠。

        “檢察建議+社會化治理”,提升“綠色實力”。“現在,金沙江上非法采砂的沒有了,漂浮的垃圾沒有了,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瓦卡鎮越來越美麗了,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幸福了。”“這是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生態好了,日子也就好了。”普法宣傳活動上,檢察官與受宣群眾交流大家對生態保護的認識。

        近年來,得榮縣人民檢察院圍繞長江經濟帶綠色高質量發展戰略,立足自身長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地理位置,采取“辦案+普法+協作”的方式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生態環境檢察工作,針對污水排放、垃圾污染、非法占用河道、非法采砂、禁漁期垂釣等生態環境破壞問題,加強得榮縣境內定曲河、瑪依河、碩曲河、崗曲河四條主河流生態環境整治工作,積極穩妥辦理好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檢察案件。辦理督促整治非法采砂、盜伐林木、禁漁期垂釣、污水亂排亂放、揚塵污染等破壞生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23件,向行政機關制發檢察建議23,督促清理垃圾10余噸,整治非法砂場4處,治理被污染的高原草甸130公頃。

        此外,還在群眾家門口設置“陽光得檢在線服務平臺”68處,提供公益訴訟線索舉報服務,讓群眾能隨時隨地記錄生態破壞線索,既拓寬了公益訴訟檢察案件信息來源與途徑,又讓社會大眾共同參與到生態環境保護中。還在盜伐林木的案發地向群眾以案釋法,在林草資源豐富的鄉村向群眾普法宣傳,助推基層社會治理。同時,加強跨區域協作,云南香格里拉市院、德欽縣院、四川巴塘縣院、鄉城縣院召開川滇兩省五縣(市)檢察機關長江上游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協作座談會共同簽訂了《關于全面加強跨區域檢務協作機制的實施意見》,就協作目標、案件辦理、信息共享等六個方面達成19項共識助推一體履職,共護長江經濟帶綠色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得榮縣人民檢察院持續堅持依法一體履職、綜合履職、高質效履職,充分發揮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職能,以過硬政治擔當、法治擔當、檢察擔當切實服務得榮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得榮縣人民檢察院楊丹 次仁次姆)

         

         

         

         

         


        責任編輯:劉華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泽县| 武城县| 略阳县| 任丘市| 揭西县| 兴和县| 饶平县| 沙雅县| 阿巴嘎旗| 高安市| 彝良县| 子长县| 萝北县| 仪征市| 抚顺县| 西华县| 连城县| 濮阳市| 天长市| 高淳县| 西峡县| 新昌县| 东乌珠穆沁旗| 莱西市| 蚌埠市| 康保县| 永仁县| 五莲县| 德惠市| 黑水县| 乌拉特中旗| 文安县| 普格县| 五寨县| 祥云县| 嘉义县| 扬中市| 沂水县| 射洪县| 苍溪县| 黔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