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2日,全國兩會正在召開,也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在這特殊的日子里,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人民檢察院邀您一起看“魚躍龍門”。
5月22日上午10時,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人民檢察院、四川岷江港航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與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在犍為縣岷江航電樞紐工程左岸舉行簽約儀式,共同創建長江上游魚類生態法治保護品牌—“魚躍龍門”。
省人大代表楊心平、曹紅英,樂山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魏小玥,犍為縣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蔡文富,犍為縣副縣長黃宗高,人大副主任謝道春,政協副主席袁林及其他相關領導參加簽約儀式,并在會后進行了座談。
岷江港航電綜合開發工程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國家重點項目,投資近500億,也是四川省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的重點工程。為了有效保護魚類資源,達到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的要求,犍為航電樞紐工程投資近2億元打造了寬4m、深2.5m,全長1.85公里的生態魚道,魚道隔板采用豎縫式和淹沒孔組合式,魚類可通過魚道遷徙。該生態魚道規模位列西南第一,同時設計了魚類增殖放流站,有效補充岷江流域水生資源。
從右至左: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人民檢察院代理檢察長楊坤,四川岷江港航電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徐樂毅,四川農科院水產研究所遺傳育種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周劍
三方共同啟動“魚躍龍門”儀式水晶球
簽約儀式合影
在現場,相關領導對犍為航電樞紐仿生態魚道工程在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法治效益、政治效益的多贏共贏給予了充分肯定。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檢非魚,護衛“魚之維護一條魚的權利
岷江上游已建成或正在建設中水電站100多座,為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同時,也承擔著保護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重任。岷江魚類常在春、夏季上溯,尋找最佳索食場、繁殖場、越冬場。當前魚類的生存環境受到巨大挑戰據調查研究,岷江上游的魚類已經從上世紀50年代的40種下降到如今的16種,甚至有些魚類已瀕臨絕跡。
作為公共利益犍為縣人民檢察院聚焦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積極履行公益訴訟職責。與四川岷江港航電有限責任公司、四川農科院水產研究所通過共建,共同打造長江上游魚類生態法治保護工作品牌—“魚躍龍門”。通過犍為航電樞紐生態魚道、增殖放流站,切實保護魚類生存環境。
做好生態“修復師”
生態修復需要法治保障
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人民檢察院將科普基地與法治教育相結合,突出“生態檢察”特色。在岷江犍為航電仿生態魚道設立科普基地、生態法治教育基地,增加法治宣傳知識,開展警示教育,引導公眾特別是非法捕撈水產品人員、餐飲從業者、青少年積極傳播生態文明理念,踐行綠色生活風尚,保護魚類生態資源。
2017年7月以來,樂山市犍為縣人民檢察院共立案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類公益訴訟案件59件,其中提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3件。通過辦案督促治理被污染、損毀的耕地、林地100余畝,督促清理固體廢物1500余噸,追償修復生態、治理環境費用4.8萬元,增殖放流共計2萬余尾魚苗。公益訴訟全面參與到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檢察、企業、科研三位一體特色共建
一、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人民檢察院
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人民檢察院切實履行刑事、民事、行政檢察和公益訴訟四大法律監督職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不斷開拓檢察事業新局面。2012年以來,連續7年榮獲樂山市基層檢察院績效考核一等獎;先后獲得“四川省檢察機關先進集體”、“四川省檢察宣傳先進單位”、“四川省法治宣傳工作先進單位”、樂山市先進黨組織、樂山市先進基層檢察院等多項集體榮譽稱號。
二、四川岷江港航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實施岷江港航電綜合開發是我省主動融入國家長江經濟帶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的重大舉措,對于構建西部綜合交通樞紐,促進四川省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電站總裝機容量165.54萬千瓦,總投資約500億元。開發任務以航運為主,結合發電,兼顧供水、灌溉,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先后獲得“2016年度四川電力安全生產先進集體”、省總工會授予的“四川省‘十三五’省級勞動競賽示范項目”等多項集體榮譽稱號。
三、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是四川省唯一的省級專業水產研究機構,是以淡水漁業應用和開發研究為主的科研單位。在魚類移養馴化、人工繁養、飼料及飼料添加劑、魚藥研究等領域,先后獲得省部級重大科技成果獎30多項,制定國家、地方行業標準20余項,在名優魚類綜合研究、開發和漁業環境保護及資源評價方面的研究,居全國先進行列。發表科技論文600余篇,科技著作30多部;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
長江跨過了五千年的文明
從《詩經》中穿越而來
這是流淌著的中華血脈
讓我們怎能不深愛
氣息融通,物物相諧
今天,我們在經濟上創造了“中國奇跡”,也要在環境上描繪“中國畫卷”。綠水青山的畫卷越鋪越廣,金山銀山之路才能越走越寬。生態保護任重道遠,檢察機關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