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議、政協提案與公益訴訟檢察建議銜接轉化工作開展以來,彭山區檢察院通過對近年來代表建議、政協提案的梳理、篩選,發現2名政協委員均提出了關于解決城市道路“僵尸車”問題的建議。
該議案指出彭山區部分廢舊汽車、電動車、自行車長期停放在城市道路、居民社區的公共區域,成為無人問津的“僵尸車”,對市容市貌、公共停車資源、公共安全等均造成負面影響,且由于行政職能交叉及法律法規不完善等疑難問題,“僵尸車”問題至今難以徹底根治。
彭山區檢察院將“僵尸車”整治問題的政協提案轉化為公益訴訟線索,一是深入走訪,摸清情況。對轄區內多條道路進行走訪查看,通過詢問道路停車管理員和現場拍照的方式,掌握了轄區內“僵尸車”的數量以及停放年限等基本情況。二是依據法規,明晰責任。“僵尸車”停放零星、分散,整治工作涉及多個行政執法機關,存在一定治理難度,彭山區檢察院深入研究相關法律法規,全面厘清涉及“僵尸車”整治工作的各單位職責。三是發出建議,督促整治。從長期違法停車及丟棄廢置車輛的不同法律視角,將兩份公益訴訟檢察建議,分別向區公安分局交通警察大隊和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提出。建議相關單位依法履職,密切協作,通過聯合執法的方式對彭山區“僵尸車”開展排查整治,徹底解決群眾密切關注的“僵尸車”問題。
檢察建議發出后,相關單位高度重視,積極整治。通過張貼公告和電話通知的形式提前告知車主在規定期限將車輛自行駛離,逾期不清理的,依法予以拖離。區公安分局交警大隊開展不定期巡查,加大對“僵尸車”執法檢查力度,多管齊下,達到綜合治理的目的, 確保“僵尸車”整治工作常效常治。
(陳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