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的影響,蒼溪縣檢察院聯系幫扶村部分群眾的農副產品出現“賣難”的問題,該院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隊員即刻化身“銷售員”,通過微信平臺、帶貨送貨等多種渠道為村民銷售農副產品,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鳳山村貧困戶何洪軍家有20只土雞要賣,自家孵化糧食喂養,15元一斤,有需要的告訴我。”“貧困戶張正連家有100多只花邊鴨要賣,煩請大家轉告身邊的朋友或者餐飲店老板,看是否有需要?”連日來,蒼溪縣檢察院駐村第一書記羅斌和另外4名第一書記和駐村隊員紛紛在該院微信群和朋友圈中陸續發出“銷售公告”,當起了農副產品推銷員。
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部分已脫貧農戶種養的農產品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滯銷,以雞、鴨、蛋類為主。春耕生產關鍵時節,老百姓生產時間緊,家禽喂養成本也不斷上升,如何拓展銷路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老百姓一張張焦急的面孔和期待的眼神牽動著駐村干部的心,經過請示和商量,他們充分挖掘人脈資源,紛紛在朋友圈、微信群推銷起農副產品,幫助村民減少負擔和損失。消息發出后,蒼溪縣檢察院近60名干警紛紛響應購買,并通過親戚朋友轉發銷售信息,幫助開展線上銷售。
“我養的烏雞年后就想賣,可惜沒法趕場,雞販子也進不來,這幾天駐村工作隊的同志給我們找到銷路不說,還幫助聯系宰殺、送貨,可幫了我的大忙了!”貧困戶王白云非常感動,并表示一定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讓家庭走上富裕道路。
通過該院干警自購或推銷,僅一周時間,幫扶村村民的土雞、土鴨已銷售300余只,雞蛋、鴨蛋500余個。有效緩解了村民眼前農副產品滯銷的困境,打消了村民內心的恐慌,進一步堅定了貧困群眾發展壯大產業,持續鞏固脫貧成果的決心和信心。(李興梅 董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