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的具體化、制度化。5月6日,丹巴縣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況正文向全院干警作了題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理解與適用”的業務專題講座。
況正文副檢察長在授課中給大家詳細解讀了認罪、認罰的具體含義,以及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由來、意義、適用條件等作了詳細闡釋,并就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適用中應當恪守的三個原則作了重要講解。
講座后,院領導班子和干警代表分別作了交流點評。
歐小榮副檢察長:認罪認罰是一體兩面的,認罰的前提是認罪,認罪不一定認罰。從某種意義上講,認罪認罰是對”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刑事司法政策的法律化,在司法實踐中更具操作性,也更具強制力,更加彰顯了多年來行之有效的刑事司法政策的一貫威力。
段內琴:完善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制度,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這一制度創新有利于節約司法資源、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隨著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實施,刑事司法由對抗走向合作,懲罰性司法理念轉向恢復性司法理念,這就要求檢察官的思維理念和行為方式都要發生轉變。
楊延濤: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檢察工作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在審查起訴階段,犯罪嫌疑人通過認罪認罰與檢察機關達成一致,簽署具結書,法院一般應當采納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通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檢察機關的公訴裁量權得以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增強了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的能動性,主導作用更為突出,也對檢察院的公訴工作和監督工作產生了重要影響。
“智匯堂?檢察官課堂”的創新推出,旨在為丹巴縣人民檢察院干警提供一個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平臺,以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努力鍛造一支思想堅定、理念先進、素質過硬、能力突出的新時代檢察隊伍。今年是質量建設年,我們要以質量建設為抓手,以求極致的精神,以全面從嚴治黨治檢引領新時代過硬檢察隊伍新要求,全面提升新時代丹巴檢察水平。切實增強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檢察自覺,全面履行四大檢察職能,做到敢于監督、善于監督、勇于監督,全面提升法律監督質效。扎實做好檢察干警為民辦實事,用心用情紓解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