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咱們縣揭牌了首個公益林基地,占地70畝誒,是干啥的呀?"當地百姓,“婆婆,我們這個生態公益林基地是為了積極引導毀林及非法侵占林地等違法行為人補植復綠而建立的,同時它也是個生態環境保護警示教育基地,旨在進一步深化群眾守土、守法意識呢!”馬邊縣檢察官。
第一批“入住者”
2019年,馬邊彝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對一起濫伐林木案件向縣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最終判決兩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處罰金五千元人民幣,并令其共同種植造林4470株恢復森林植被。如今,在檢察機關的監督下,已全部補種,且涉林公益訴訟案件補種林木超5000株,成活率達90%以上。
護林者聯盟
為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保護好我們的綠水青山,我院成立了“綠盾檢察工作隊”,長期以來密切跟進公益林籌劃建設工作,多次實地查看補植履行情況和植被恢復情況,并聯合縣法院、縣林業局、縣森林公安局組成了“護林者聯盟”,合力建立基地,實行“管護一體”。
四大作用
懲罰犯罪,對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人進行懲治。
生態修復,督促相關責任人補種樹木,修復受損的森林資源。
警示教育,通過對破壞林木行為的有力打擊,增強社會震懾與警示教育作用。
法治宣傳,提高群眾的法律意識及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人人守土
呼吸同樣的空氣,共享同一片藍天,人人都是美好環境的受益者,人人也該承擔起保護生態的責任。如果您在生活中發現濫砍濫伐林木等破壞生態資源的行為,歡迎您到當地檢察機關進行反映,或撥打“12309”檢察服務熱線進行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