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市中區檢察院牢固樹立“全院一盤棋”思想,探索建立法律監督線索(以下簡稱“線索”)內部協作機制,把握移送節點形成質效疊加,有效提高移送線索成案率。2023年年初以來,該院接收線索7條,較去年同期上升2.5倍,其中,涉生態環境保護線索1條,普通刑事檢察部門移送;涉食品藥品安全領域線索6條,重大刑事檢察部門移送。至目前,7條移送線索均成案,成案率較去年同期增加一倍,法律監督質效明顯提升。
樹立“全院一盤棋”思想。一是分層分類學習。通過院務會等多種形式學習《人民檢察院內部移送法律監督線索工作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準確掌握線索移送工作涉及部門的具體職責和分工。二是統籌協調推進。落實監督辦案一體化要求,以案件管理部門為樞紐,有效鏈接不同業務部門形成合力。三是分解落實責任。嚴格按照《規定》要求,將發現、核查線索的責任分解落實到相關部門,增強干警線索移送意識。
探索建立內部協作機制。該院構建“初甄—提醒—對接—移送”機制開展線索移送工作。公益訴訟部門形成《刑事案件高概率會涉及“公益訴訟”案件線索的罪名梳理》(以下簡稱《罪名梳理》),助力線索移送;案件管理部門形成《法律監督線索移送清單》,完整、全面記錄線索移送和辦理情況。如該院受理傅某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一審公訴案時,根據《罪名梳理》進行初甄,認為其可能涉及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同步提醒公益訴訟部門和刑事檢察部門,由兩部門對接,刑事檢察部門審查移送線索至案管部門登記備案,由其同日移送至公益訴訟部門,線索經審查后受理為民事公益訴訟訴前審查案件。協作機制的建立,有效提升線索甄別的針對性、精準度,提升移送線索成案的成功率。
把握移送節點形成質效疊加。《規定》雖明確了程序要求,但對移送節點未作規定。實踐中,由于公益訴訟案件辦案程序和期限要求與刑事案件有較大差異,因而容易出現刑事案件、公益訴訟案件辦理不同步的情形。該院在部門協作中注意移送節點把握,受案即啟動線索移送,承辦檢察官充分協調溝通,確保案件辦理進程同步。如該院辦理的高某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案件的刑事公訴和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基本同步,力爭實現刑事檢察、公益訴訟檢察同發力,法律效果、社會效果雙疊加。(程夢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