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法治課堂 ,“零距離”學法。“欺凌者說一句‘我錯了’,只需要一秒鐘;但被欺凌者說一句‘我好了’,可能需要一輩子……”曲木佳佳檢察官動情地向孩子們說道。
這是“甘孜·綠芽”進學校活動中,法治課堂上的一幕。在國際“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甘孜綠芽走進震后的瀘定縣海螺溝寄宿制小學,為那里的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又有意義的法治教育課。課堂上,檢察官與孩子們互動,讓孩子們通過扮演校園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受害者、旁觀者,通過“情景式”角色體驗、互問互答等形式,對校園欺凌事件中不同角色人物進行剖析。檢察官又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鮮活生動的案例、清晰準確的法律條文詳細講解校園欺凌事件是存在的法律元素,幫助孩子們樹立“年齡不是罪責之盾,校園更非法外之地”的思想,教育孩子們要樹立“不欺凌、不受欺、不附和、不旁觀”的意識。
看︱檢察開放日,“萌娃”走進檢察院。“同學們,你們知道檢察院是干什么的嗎?知道多少歲的未成年人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知道做了什么說了什么會涉及校園欺凌嗎?……”
在“六·一”兒童節前夕,“萌娃”們走進了各地的檢察院,孩子們在“甘孜·綠芽”未檢團隊檢察人員的引領和講解下,興致勃勃地參觀了12309檢察服務中心、案管大廳、未檢工作室、公開聽證室、檢察榮譽展示廳等場所。每到一處,檢察人員都會詳細介紹檢察機關的工作職能,讓孩子們能夠更加直觀地、全面地了解并感受到法律的威嚴以及司法對未成年人保護的溫度。
演︱種法治的種子,開守法的花。“代表本院以國家公訴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公訴,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并對本案事實、證據發表公訴意見。”模擬法庭上,“小檢察官”說道。
為了在孩子們心底種下一顆敬畏法律、遵規守距的“種子”,“甘孜·綠芽”還將“法庭”搬進了校園,以角色代入的形式讓孩子們也“沉浸式”體驗了一次庭審,用切身感受去接受法治熏陶。模擬庭審是以一起未成年人尋釁滋事案例改編,孩子們自己扮演了審判長、公訴人、辯護人、被告人等角色。模擬庭審中,檢察官也與演員們一起解讀案例、分析每一個角色身份。通過法庭調查、法庭辯論、被告人最后陳述等庭審過程的演繹,參演的孩子全情投入,旁聽的同學聚精會神,通過模擬讓他們深刻地感受到了法庭的莊重和法律的公正。(曲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