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工作是新形勢下檢察機關借助高技術平臺提高辦案效率、保證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是適應信息時代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要求的必由之路。近年來,東坡區人民檢察院堅持宗旨意識,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理念,把“智慧檢務”建設、辦案智能化作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新平臺新橋梁,在科技保障中體現檢察溫情和檢察速度,努力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是優化辦案智能化設備體現檢察力度。開啟以案件信息公開查詢系統、檢委會會議系統、檢察機關統一業務應用系統以及檢察專網分級保護建設為一體的技術網絡管理模式,新建12309檢察服務中心,遠程提訊、遠程接訪等業務服務平臺,向社會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檢察服務。購置手持云臺相機、無人機設備、同步錄音錄像等辦案設備,運用技術協作固定證據,其中成功辦理的全省首例危險廢物污染環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入選生態環境資源部打擊危廢違法典型案例。新建檢察公開聽證室、公開宣告室、視頻接訪室等,以技術支撐促進公平公正。
二是優化軟件信息支撐體現檢察溫度。以“為民、便民、利民”為核心理念,優化檢察服務和檢察產品供給,開發Alpha軟件,創建“東坡檢察官”微信小程序,該小程序轉變以往“讓群眾看我做什么”為“我為群眾做什么”,采用“群眾點單,檢察接單”互動式服務方式,設置普法課堂、法律咨詢、控告申訴、公益訴訟隨手拍等檢察服務項目,讓百姓足不出戶即可“點單”檢察服務,實現掌上辦公辦案新模式,“一鍵”解決群眾法律愁盼。工作經驗信息被最高檢采用。
三是優化技術保障體現檢察速度。為深入貫徹落實“少捕慎訴慎押”司法理念,針對“犯罪嫌疑人依法適用非羈押措施”中存在的監管問題,多次與四川大學法學院專門就非羈押人員使用網絡監管的合法性、正當性和規范性進行研討,積極探索運用技術手段對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進行監管,在全市檢察機關首個研發“非羈碼”即“東坡動態監管碼”微信小程序,充分運用便捷的科技手段“一鍵”解決非羈押人員的監管問題,更好的保證非羈押人員訴訟期間工作和生活,切實體現司法的人文關懷,實現情、理、法交融并舉。同時非羈押人員也可通過小程序的鏈接進入“東坡檢察官”小程序進行控告、申訴、咨詢、情況反饋等,有效實現情、理、法交融并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