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代表建議、政協提案與檢察建議的‘雙向轉化機制’,目的是要認真聽取和回應群眾需求,為政府為民辦實事的項目而助力,所以檢察力量要對準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領域。”近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青神縣青神中學副校長王曉梅應邀來到青神縣檢察院,為檢察工作建言獻策。
近年來,青神縣檢察院全面落實“雙向轉化機制”,依法能動履行檢察監督職責,強化源頭治理,有效解決群眾身邊的難題,為青神社會和諧發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為民代言,“洼澇地”告別積水
“管道沒整的時候,只要一下雨我們屋頭就淹起了,淹起造孽得很,整改了過后太好了,水就流起走了,巴適得很。”今年1月,青神縣青竹街道紅橋社區3組居民潘志均在接受四川電視臺采訪時說到,管道治理后居住環境好多了,出行也更方便了。
據了解,紅橋社區3組地處青神城郊結合部,當地房屋、道路大多修建于上世紀80年代,年代久、地勢低、人口密度大且無污水收集處理配套管網,居民的生活污水常年未得到有效收集處理,都是直接流入外環境或通過雨水排污管道流出,長年累月造成雨水管道堵塞,從而引發連年內澇。
“紅橋社區3組管道年久失修,常年內澇,嚴重影響群眾出行,建議檢察機關加強監督。”縣人大代表王繼紅在收集群眾意見后提出了當地污水收集處理的代表建議。檢察機關在聽取代表建議后,經過調查研究,發現確實存在妨礙群眾生活的問題。于是,結合檢察監督職能,向主管部門發出了訴前檢察建議,會同被建議部門制定了整改措施并啟動了雨污管網配套改造工程,管網改造后惠及90多戶,涉及200余人。紅橋社區3組綜合管網改造不僅是提升城市品質、保障民生的惠民之舉,也是檢察機關全力推進鄉村振興的縮影。
抽絲剝繭,信息“小偷”無處遁形
涉及被侵犯公民個人信息196881條…這是檢察機關在辦理侵犯公民信息案件時統計的數據,如果不被發現這樣的數據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
在青神縣青竹街道黑龍社區有一家名叫“陳某通訊門市”的門店,老板是個“熱心人”,大家都知道去他那兒可以免費幫忙辦理手機業務。
殊不知,陳某、佘某是“披著羊皮的狼”,他們一面打著熱心幫助大家辦理手機業務的幌子,另一面向他人推薦或私自用客戶手機下載APP,成功后將手機號碼、驗證碼、注冊成功截圖等信息以每條1.5元-18元不等的價格賣給他人,以此賺取傭金。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在公安機關移送的案件中,檢察機關發現“陳某、佘某案件”存在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的風險隱患,著手摸排調查,最終發現涉案鄉鎮網點共4個。
這些案件發生地的通訊運營商普遍在鄉鎮,網點工作人員文化程度偏低,不知道自己倒賣信息的行為觸犯了法律;鄉鎮群眾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不強,對犯罪手段辨別能力不足,不知道如何維護個人權益;合作代理商日常監管不到位,營業網點的日常監管由合作代理商自行負責,在人員招聘、業務監管、公民個人信息使用與保護上處于放任狀態。最終,導致網點工作人員頻繁倒賣公民個人信息。
針對存在的行業監管漏洞,檢察機關組織召開了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公開聽證會,縣政協委員在參會后根據檢察建議提出加強公民個人信息保護工作的政協提案,進一步加強了保護公民信息合力。
填補缺口,保護國家土地稅收
“目前已追繳完畢200余萬元……”近日,青神縣檢察院收到了縣稅務局的回函,這意味著該院的一份訴前檢察建議幫助追回了200余萬元稅款。
2022年初,該院在國有財產保護專項監督工作中發現存在臨時用地、違法用地主體從未進行納稅申報的問題,而相關部門也未主動開展耕地占用稅征繳工作。
“怎么有臨時用地主體沒有依法繳納耕地占用稅呢?這究竟是個例還是普遍現象?”檢察機關通過調查核實發現這并不是個例,縣內共有300多畝耕地未繳納耕地占用稅,這直接致使國有財產流失,損害了國家公共利益。
人得福,誠是本;國欲昌,稅是根。檢察機關為確保耕地占用稅應收盡收,保障國家稅收,立即成立專案組對本案進行立案調查,分別向相關部門制發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最終成功追繳2019年以來漏征的耕地占用稅款及滯納金200余萬元。
縣人大代表王會君在了解此案后向縣人大常委會提出了做好耕地占用稅征管協作工作的建議。隨后,當地出臺了《關于做好耕地占用稅征管協作工作的通知》,聚焦耕地占用稅漏征漏繳問題,打通主管業務部門間信息共享壁壘,推動稅收協同共治。
針對代表建議、政協提案與檢察建議的“雙向轉化機制”,全國人大代表、青神中學副校長王曉梅表示,“‘雙向轉化機制’增強了人大權力監督、政協民主監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的合力,既拓寬了代表和委員的履職平臺又增強檢察機關公益訴訟辦理質效,實實在在解決了老百姓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促使民聲‘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