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機關青年干部培養事關檢察事業薪火相傳。近年來,東坡區人民檢察院堅持“青年興則院興”的理念,將青年干警能力提升作為提升全院競爭力的最大變量,啟動青藍培優工程,加強青年干警教育培養工作,全力打造一支“開口能講、提筆能寫、問案能答、難事能辦”的青年檢察干部隊伍,為推進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一、強化政治引領,確保“根紅苗正”
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東坡區檢察院始終將突出政治標準、嚴格把好政治關作為培養年輕干部的首要任務,幫助年輕干部加強思想淬煉和政治歷練。
(一)把牢政治“方向盤”。把講政治講紀律講規矩作為年輕干部的“第一顆扣子”,通過政治輪訓、主題教育等形式深學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新進干警和新提拔年輕干警講好政治第一課,引導年輕干警做到“一切從政治上看”,打牢年輕干部高舉旗幟、聽黨指揮、忠誠使命的思想基礎,自覺做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確保檢察人才隊伍德才兼備、忠誠可靠。
(二)擰緊思想“總開關”。堅持黨建引領,構建“黨組統攬、機關黨委指導、黨支部落實、黨員參與”的工作格局,將年輕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作為支部黨建工作的重要方面,通過黨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參觀紅色教育基地、舉辦主題征文、演講比賽等形式教育引導青年干部堅定理想信念、永葆初心本色。通過政治素質正反向測評、征求機關黨委及支部意見等方式,考實考準年輕干部黨性修養,確保年輕干部信念堅定、思想純潔。
(三)念好廉政“緊箍咒”。把年輕干部的教育管理監督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幫助其在嚴管下成長,在磨礪中成才。開展青年干部參與中心工作“青”廉行、風險點排查“青”廉思、黨紀法規知識測試“青”廉試以及個人重大事項“青”廉報等開展“四廉行動”,引導年輕干部正確對待權力、時刻自重自省,真正在嚴管下成長、在奮進中成才,全方位筑牢年輕干部成長廉潔屏障。建立“青”廉檔案,健全完善個人信息采集、重大事項核查、本人及親屬經商辦企、社會組織任職、廉政意見回復、黨內政治生活、辦案質效七本臺賬,通過政治家訪、組織篩查和案件評查進行動態更新、長效監測、常態提醒,防范思想堤壩發生第一道裂痕。
二、做實“三措聯動”,精準“培土育苗”
結合平時考核、年度考核、干部考察等專項工作,把政治素質好、工作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年輕干部納入儲備庫,精心育苗,確保使用時有資源、選擇上有空間。
(一)“三談一訪”細研判。注重在實踐中考察識別年輕干部,實施“與分管領導談、與年輕干部談、與科室同事談”的談話摸底活動,不定期到年輕干部所在科室和相關部門走訪,組織召開青年干部座談會,多方位多層次多角度了解情況,并為年輕干部提要求、鼓干勁。結合干部平時表現、領導評價、自我評價等內容綜合分析干部政治素質、業務能力、性格特點、個人優缺點及個人想法進行綜合分析、精準“畫像”,量身定制培養計劃,繪制年輕干部“成長手冊”。
(二)“三帶模式”促成長。推行“老帶新、熟帶生、強帶弱”幫帶模式,實現導師特長與幫帶對象需求的“無縫對接”,明確政治上幫、業務上幫、廉潔上幫、作風上幫、困難上幫等5方面幫帶內容,將“傳道”“授業”“解惑”融為一體,讓年輕干部參與重大疑難案件辦理、重要活動籌辦、重要任務落實,幫助年輕干部補齊短板。幫助年輕干部更好更快成長。采用“1+1+N”結對模式,針對年輕干部工作需求和崗位設置,明確“一名班子成員+一名副科職干部+N名年輕干警”傳幫帶,定期交心談心、點評工作、傳授經驗、解決難題。
(三)“三項制度”細規劃。完善“成長檔案、跟蹤培養、綜合考評”三項制度,制定年輕干部培養使用短、中、長期規劃,建立成長檔案,定期采集工作實績、年度考核、獎懲情況、教育培訓、年度考核等信息,全程記錄年輕干部成長軌跡,動態掌握年輕干部的思想狀態和工作表現,對培養成熟的及時給舞臺,使其展現才智、實現價值。
三、搭建“三個課堂”,精心“滴灌墩苗”
緊扣檢察業務需求,堅持目標考核導向,將干部培養工作與檢察目標運行工作同步推進,合理靈活運用多種培訓方式幫助年輕干部加強實踐鍛煉和專業訓練,實現工作質效與干警能力雙提升。
(一)學習交流課堂“拼才”。開展年輕干部上講臺系列活動,讓年輕干部“上臺講、擂臺比、事中練”,交流辦案經驗、分享辦案體會、引導年輕干部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設置“我的案例我來講”“我為東坡檢察發展獻一計”座談會、“檢察之星評選”等活動欄目,為年輕干部搭建思想碰撞的舞臺。依托成渝檢察協作和成眉同城協作機制,選派年輕干部到重慶合川區院、榮昌區院交流學習,到成都市青羊區院跟班學習,對標先進找差距。
(二)業務培訓課堂“充電”。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邀請高校、黨校專家及紀委等開展專題講座、同堂培訓,針對性地開展鄉村振興、基層黨建、輿情應對等專題培訓,填補年輕干部知識空白、經驗盲區、能力弱項,為年輕干部“賦能助跑”。推行優秀干部旁聽黨組會、檢察長辦公室、檢委會制度,為干警購買檢察機關十大業務培訓教材、指導性案例應用和大數據法律監督等視頻教學課程,根據實際需求與高校合作,因材施教、按需培養,不斷開拓視野,提升思維方式,增強發展本領。積極鼓勵干警參加上級院業務競賽、知識競賽等,以賽促訓、以賽選人,多名業務能力突出、實踐經驗豐富的檢察干警在省、市級檢察業務競賽中嶄露頭角,多維度錘煉檢察人員“干”的功夫、“講”的能力、“寫”的水平。
(三)一線實踐課堂“提能”。注重在重大疑難復雜案件辦理一線、矛盾糾紛調處一線等關鍵時刻磨煉和觀察干部,在實戰中砥礪品質、提升能力。要求35歲以下干警每年領辦一項“檢察為民辦實事”項目,至少參加4次以上法律公益或志愿活動、參與至少辦理1件重大疑難復雜案件,每年須完成2篇質量較高的調研文章或典型案例,協助撰寫1份質量較高檢察建議,把經驗不足的年輕干部安排到鄉村振興、信訪維穩、掃黑除惡等崗位上摸爬滾打、打磨淬煉,讓年輕干部“墩”得更實、成長成才更有底氣。
四、用好“三字箴言”,呵護“壯苗出穗”
堅持激勵和約束并重,切實做到“政治上關注、工作上關愛、心理上關懷、生活上關心”,讓年輕干部真正“干得好、留得住”,激發干部隊伍的生機活力,在基層檢察沃土上“壯苗出穗”。
(一)鮮明導向“用”。堅持用當其時,注重用其所長,從工作需要和崗位要求出發,打造專業化辦案團隊,培養檢察工作工匠和大師人才。近年來,先后成立了以年輕干部為骨干的民事行政檢察、環境資源保護、未成年人檢察等專業辦案團隊,為年輕干部的培養提供生長土壤,涌現出全省行政檢察業務競賽能手、全省司法警察崗位練兵標兵、全市未成年人檢察、民事行政檢察業務標兵。
(二)獎勤罰懶“勵”。把指向標放到能力、實績上去,讓有能力、有上進心的年輕干部在好的舞臺體現才干、成就自我。推出全省司法警察崗位練兵標兵、全國檢察宣傳先進個人、全省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全省檢察系統先進個人等,榜樣力量和精英效應不斷聚集疊加,形成“有為才有位、有位更有為”的鮮明導向。
(三)愛警暖警“留”。把暖警愛警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用好用足各項從優待檢政策。加強職業保障,全方位為年輕干警解困紓難。建立健全維護干警合法權益工作機制,扎實抓好干警心理咨詢、疏導和危機干預工作,有效落實帶薪年休假等制度,積極幫助干警解決就醫、就學、就業等實際困難,激勵干警擔當作為。優化目標績效考核辦法及考核指標,為干警減負減壓,激勵年輕干警始終保持健康向上、奮發有為的良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