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爸媽的身體不好,這幾年都沒有來看你。但大家都沒有放棄你,你一定要好好改造,早點回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嘉州監獄二監區辦公室內,罪犯沈某看著視頻里4年未見的父母,捂著眼睛低聲哭了起來。
這份視頻,是嘉州監獄民警經崎嶇鄉道,開車2小時后到沈某位于夾江縣某村的老家拍下的,一同帶去的,還有沈某想對父母說的話,和他在監獄舉辦的“迎小康 奔新生”勞動改造主題活動中贏得的獎金。因搶劫罪入獄的他,想用這筆獎金告訴父母,他已決心痛改前非,不會再走彎路了。
沈某的姐姐在成都定居,在沈某入獄后,家中父母由她照顧,但畢竟兩地距離較遠,并不能時時陪伴。父親偏癱后無法再做農活,母親的右眼近乎失明,但為了生計,66歲的她還是種了一片茶樹,靠采茶售賣貼補家用。
父母身體好嗎?是不是還在埋怨他?如果他改過自新,父母會接納他嗎?在獲得一次減刑獎勵,拿到靠勤學努力贏得的獎金后,沈某迫切地想在這個寒冬,給父母送去新生的消息。
在對“迎小康 奔新生”勞動改造主題活動中獲獎罪犯的家庭情況進行摸排,并考慮疫情防控因素,經請示監獄黨委,最終選擇位于本市的沈某家作為此次“感恩送溫暖”罪犯家屬走訪的代表。
在走訪中,監獄民警告知了沈某的改造情況,講解了罪犯獲取減刑的條件和程序,將沈某父母鼓勵的話錄制成視頻。在與當地司法所工作人員、村支書座談后,監獄民警更深入地了解了罪犯的原生家庭,更具體地掌握到罪犯思想負擔的癥結所在,與地方、家庭取得共識,更好地為罪犯改造及回歸社會提供支撐。
“回想起犯罪時是多么幼稚無知,現在十分慚愧。在監獄里,是警官改變了我以前的錯誤認知。我現在對法律有了敬畏,對新的生活充滿著期待。我知道,只有好好改造才對得起警官,才對得起在家期盼的父母。這次走訪,讓我感受到了來自監獄和警官的關心,就像是這幾天的暖陽,照亮我新生的道路。我會牢記父母的囑托,好好改造,早日回家。”
家訪后,沈某交來了新的思想匯報,話語中有了更堅定的決心和動力。在結尾處,他寫道:“爸、媽,你們等我出來,我找個老婆,好好地孝敬你們,踏踏實實過日子!”(劉瑩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