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罪犯的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都是刑罰執行的重要環節,備受社會各界關注。近年來,嘉陵監獄秉持“推窗向外”的開放式工作思維,不斷探索“執法陽光化”運行,不斷提高監獄刑罰執行專業化、公開化、信息化水平,讓每一件“減假暫”案件都能經得起法律和事實的檢驗,維護司法的公平正義,為迎接即將全面鋪開的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做好準備。
辦案規范,嚴把執法關口
監獄按照權責統一要求,細化各個辦案環節承辦人、批準人職責,實行“誰承辦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的執法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健全覆蓋全員、全崗、全程的執法責任體系。在辦理減刑假釋案件中堅持依法、從嚴把握悔改、立功、重大立功,從嚴把握減刑起始時間、間隔時間和提請幅度,堅持辦理結果“四公示一公告”。開辟了遠程法庭,依托刑罰執行一體化管理大平臺,固化執法依據、流程、裁量標準,以信息化促進規范化,提高了執法辦案的質量和效率。
獄務公開,增強信息透明度
監獄不斷完善獄務公開方式,更新獄務公開內容,主動接受社會各界廣泛監督,打開了一扇扇刑罰執行的“陽光之窗”。監獄門戶網站“刑罰執行板塊”公開了2000余份罪犯減刑、假釋建議書;在會見日監獄對罪犯家屬發放《獄務公開手冊》,制作了直觀形象的宣傳展板,展示在罪犯親屬面前。
監督暢通,確保程序合法公正
內部監督通透通暢。在監獄監區、學習生活勞動場所,設置了監獄長信箱、紀檢信箱、檢察官信箱,暢通服刑人員信息反饋渠道。整合紀檢監察、警務人事、內部審計等執法督察力量,加強執法整治和跟蹤問效,推進了“減假暫”工作不斷規范完善;外部監督直接直達。監獄拓展監督渠道,外聘執法監督員,通過監獄長接待日、群眾來信、來電、來訪和刑釋人員出監前談話等渠道收集信息,主動查找和解決公正執法中存在的問題。
加強協作,打開工作新局面
監獄為切實提高“減假暫”辦案質量和效果,整合資源,推進協同執法,打開了刑罰執行工作陽光新局面。2020年3月,南充市中級人民法院、南充人民檢察院、川中監獄、嘉陵監獄聯合召開“南充片區刑罰執行工作聯席會議”,對《四川省減刑假釋案件辦理規定》中關于執行財產性判項的認定和履行進行細化、規范,解決了財產性判項執行中遇到的難題和困難,更好實現了公正執法,合力推進“減假暫”工作不斷規范完善。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公開透明,把權力放在陽光下,對監獄民警而言,是約束更是最好的保護;對罪犯而言是對法律由衷的敬畏,對社會各界而言,是公平正義的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