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電影《你好,李煥英》讓無數人在電影院里笑出了聲,也流下了淚。劇中母親“李煥英”一句“我的女兒啊,我只要她健康快樂就行”,讓無數人想到了自己的媽媽。
知乎上有一個高贊回答:“什么時候你才理解了母親?“我當媽媽(爸爸)以后。”
直到那時候,我們才能體會,媽媽皺紋里的時光;才能明白,媽媽嚴厲下的溫情。
你好,“李煥英”!原來要長大成人,踏上你堅守過的土地,我才真正讀懂了你。
“那一瞬間我發現,媽媽老了”
媽媽:嘉州監獄退休民警 溫仁鳳
兒子:嘉州監獄三監區民警 向恒志
在向恒志的記憶里,媽媽一直是嚴厲的。小時候,小伙伴們輪流“做東”,邀請其他人到家里玩,每次輪到他這里就會卡殼。大家的頭搖得像撥浪鼓:“不去,不去,你媽媽太兇了,啥子家務事都要吼你做,不做完不準耍,還要站在旁邊盯到,耍都耍不安逸。”
向恒志說,媽媽的嚴厲不只是對他,對自己、對工作,她的標準和要求更高。作為監獄三代,在祖輩和父輩的影響下,向恒志也成為一名監獄人民警察。以“同事”的身份再來看媽媽,他才明白,原來媽媽的嚴厲,是為了他前行時更加順利。
2019年,溫仁鳳因扁桃體出現問題,做了一場手術。為了不影響孩子們工作,她堅持不需要照顧,只是雇了一個臨時陪護。有天,下班后的向恒志帶著孩子到醫院看她,到病房的時候正好陪護不在,看著媽媽一邊拖著輸液架一邊扶著病床艱難地向衛生間挪動,那一瞬間向恒志才發現,原來從前那個無所不能的媽媽,已經老了。
“感謝你,媽媽,直到我參加工作,只身一人在外地,才明白你監督我做的很多事,都是生存的本事。”
母愛如山
媽媽:五馬坪監獄退休民警 廖淑惠
女兒:嘉州監獄特警隊民警 廖仙
“媽媽為什么不表揚我?”這曾是少女廖仙最苦惱的事。
媽媽廖淑惠能干又善良,一直是廖仙的偶像。為了獲得媽媽的認可,少女廖仙一直是聽話懂事的“別人家的孩子”。可是老師夸、鄰居夸,媽媽卻總是管束得多,表揚得少。甚至當她長大成人,也做了媽媽,還會因為晚歸被廖淑惠批評。
可是一次同學聚會,她才無意中聽同學講起,在她小學三年級時,班上幾個男生認為她“出風頭”,商量著要在回家路上教訓她。廖淑惠不知從哪聽說了這件事,找到了這幾個男生的家長,一一給他們“敲了警鐘”。廖仙這才明白,媽媽的愛或許更像父愛,不會宣之于口,但卻是她永遠的靠山和港灣。
“媽媽是監獄的醫生,我一直記得,那時中隊(監區)要巡醫,中隊與中隊間隔著幾座山頭,她們打著電筒,半夜說走就走,有好幾次還遇到了山上的野狼,非常驚險。”媽媽的愛崗敬業像一種傳承,影響著同樣身為監獄民警的廖仙。“長大后我就成了你,這是我對媽媽的致敬。”
亦師亦母
媽媽:原五馬坪監獄民警 王庭樹
女兒:嘉州監獄特警隊民警 邱靜虹
凡是在五馬坪監獄子弟校就讀過的監獄二代、三代都知道,學校里有一位可敬可愛的“大王老師”——那是邱靜虹的媽媽王庭樹。
從犍為師范校畢業后,王庭樹就在五馬坪監獄子弟校擔任語文老師,直至退休。那時候交通不便,監獄民警的子女都集中在子弟校讀小學,周一到周六白天上課、晚上住校,周末才回家。王庭樹白天是王老師,晚上則是“王媽媽”,半夜還要悄悄起身看看孩子們被子有沒有蓋好。
邱靜虹說,作為媽媽,“大王老師”對她一視同仁,甚至比班上其他同學更為嚴格。那時候條件艱苦,學習之余,邱靜虹三姐妹還要幫家里干家務和農活。但她知道,媽媽更加不易:“一周只放假一天,還要開半天教務會,剩下半天時間做家務,好像就沒看見她閑下來過。”
閑不住的王庭樹,即使是退休后,也不忘時時敲打邱靜虹:“你選擇成為監獄人民警察,就要有警察的信仰和擔當。現在的工作環境這么好,你要好好珍惜。”邱靜虹說,作為老一輩監獄民警,媽媽見證著監獄的發展變遷。可惜的是,盡管她還有好多想陪媽媽完成的心愿,媽媽卻在2019年去世了。
“她是一位稱職的教師,她是我的好媽媽。”邱靜虹說,盡管媽媽已經離開了她,但媽媽的叮囑她永記心間。(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