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化教育改造工作,讓罪犯回歸之路走得更順暢?眉州監獄秉持“每改造好一名罪犯,就能夠挽救一個家庭、和諧一片社區、穩定一方百姓”的理念,在教育改造的探索和實踐中,結合實際,主動思考,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教育改造手段,豐富教育改造內容,積極搭建載體平臺,深化教育改造工作,不斷推出教育改造新成果,回應人民群眾對監獄工作的新期盼。
抓好“開篇”教育 ,讓改造更有溫度
一年之教育改造如何開好篇,起好步?監獄把握一年伊始,萬象更新這個關鍵時間節點,把親情力量融入開篇教育,讓改造更有溫度。
利用智慧監獄建設成果,積極搭建云平臺,組織罪犯撥打親情電話,進行視頻會見,了解親人情況,緩減思親情緒,增強回歸家庭的信心,實現常態化疫情防控下親情幫教零距離。同時,監區以“信家書”活動為主題,開展“做一個道德的人、寫一份感恩的信、讀一份親人的信、寄語新年”活動,積極鼓勵罪犯書寫家書,送上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寫下新年的改造計劃,增強重塑新生的信念。
抓好“法治”宣傳,讓改造更有法度
以《民法典》頒布實施為契機,針對罪犯法治觀念淡薄,相關法律知識缺乏等問題,創新形式,豐富載體,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讓改造更有法度。
著眼罪犯法治意識的提升,充分利用教育專網、獄內電視、《新起點》報、改造園地等載體,向罪犯宣講國家“七五”普法成就、“八五”普法規劃、民法典知識要點和亮點,幫助罪犯了解國家依法治國的形勢和政策;開設專題講座、視頻講座等,深入宣講民法典出臺背景和重大意義,詳細講解民法典重要和常用法律條文,剖析大量真實案例,幫助罪犯深刻領悟民法典精神內涵和實質;通過開展“民法典知識競賽”“撰寫學法心得”等活動,幫助罪犯深入查找自身犯罪根源,進一步增強法治觀念,提升法律素養。著眼罪犯實際需求,依托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積極發揮“一監區一法律顧問”作用,進行一對一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及時解決罪犯法律方面的困惑和問題,進一步增強學法守法用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抓好“文化”改造,讓改造更有深度
圍繞監區文化主題,充分發揮文化改造的教化功能,通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人,讓改造更有深度。
以“致敬偉大時代 勵志感恩新生”為主題,向罪犯征集各類詩歌、散文、書畫等作品,感恩和致敬戰疫過程中那些平凡而偉大的身影,感恩和致敬在脫貧攻堅過程中默默奉獻的英雄人物,感恩和致敬我們偉大的祖國,用文字和書畫傳遞真善美。同時,在監區多能廳、監舍樓道、過道等公共區域,展示罪犯各種題材的書畫、詩歌、散文等優秀作品,營造積極向上的環境文化。以傳統佳節為契機,將東坡文化、端午文化、勞動光榮等傳統文化融入監區文化,豐富文化改造內容,并通過課堂、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使罪犯在傳統文化的浸潤中重塑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抓好“技能”培訓,讓改造更有效度
監獄以罪犯回歸社會為導向,強化技能培訓,幫助罪犯提高就業謀生能力,回歸社會后做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讓改造更有效度。
實行勞動崗位動態管理,調動罪犯勞動積極性。整合資源,深入開展服裝、電子線圈、種植等職業技能培訓,外請專家到現場指導培訓,不斷提升罪犯職業技能水平。定期組織開展勞動技能競賽,評選紅旗班組、勞動改造能手,激勵罪犯積極參加勞動、主動學習職業技能。加強出監教育,積極對接當地司法所和社會知名企業,向即將刑滿釋放罪犯提供安置幫教咨詢,就業崗位培訓、簽定就業意向合同等,促進罪犯回歸后有效融入社會。
(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