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如何預防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內江地區專屬中藥處方來了!

        來源:內江市中醫醫院 作者: 發布時間:2024-02-23 22:33:58

        近來氣溫驟降,大家注意防寒保暖之余,可以服用內江地區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醫藥干預建議處方。

        為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應對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預防、救治作用,結合近期病原體的變化情況、內江時令變化、地域、氣候等特點,內江市中醫醫院發布如下中醫藥預防干預建議處方。

         

        處方.png


         內江地區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醫藥干預建議處方(2024年版)

         

        一、普通成人預防建議處方

        (一)中藥飲片

        組成:黃芪10g 白術10g 防風6g 蘆根10g 桔梗9g 甘草6g 桑葉10g 菊花9g

        用法:每劑泡水30分鐘,煮沸20分鐘,熬水兩次共300ml,1日1劑,每次100ml,每日3次,每周服3天。

        (二)中成藥

        處方:銀菊抗感顆粒、扶正克感顆粒

        用法:1袋/次,每日2次,每周服3天。

         

        二、其他中醫藥建議處方

        (一)中藥香囊

        組成:艾葉、蒼術、川芎、白芷、菖蒲、冰片、藿香、肉桂、桑葉、菊花

        用法:1.香囊隨身佩戴或懸掛于室內,讓香味自然揮發,切勿近距離嗅香;2.香囊內藥包宜10-15天更換一次;3.孕婦及有過敏性疾病者不建議使用。

        (二)艾灸保健

        取穴:足三里、肺俞、氣海。

        用法:以皮膚潮紅為度,每次15分鐘,每天1次,連續3天。

        (三)中藥茶飲

        根據病情可選用胖大海茶、桔甘茶等中藥茶飲飲用。

         

        三、注意事項

        (一)兒童及75歲以上、有糖尿病等基礎病、體弱老齡人群在醫師指導下,酌情減量使用;孕婦禁用。

        (二)上述中藥飲片處方可按比例加大劑量熬成大鍋湯,根據年齡大小酌情服用。

        (三)體質過敏或藥物過敏者慎用;服用過程中出現過敏等不良反應時,要立即停服藥物。

        (四)如發熱、咳嗽等癥狀無明顯緩解,請到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

         

        四、適宜院內制劑信息

        (一)扶正克感顆粒

        “扶正克感顆?!笔羌a氣益衛祛邪、清熱解毒為一體,治療氣虛風熱感冒證的中藥復方制劑。全方補氣益衛與發散風熱并重,辛溫發散與苦寒清泄合方,宜于氣虛風熱型感冒患者。其治療的病癥為氣虛風熱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發熱,惡風寒,汗出不暢,頭痛,咽喉疼痛,鼻塞,流涕,咳嗽,倦怠乏力,氣短懶言,舌邊尖紅,舌苔薄或膩,脈濡或濡數。

        (二)銀菊抗感顆粒

        “銀菊抗感顆?!比≥p清宣透之品以清宣肺衛之邪,透熱外達,兼以解毒清熱利咽,同時可透達少陽之邪,清泄膽腑之熱,解寒熱往來之虛,以防風熱之外邪侵入表里之間、或豐表豐里之少陽。我院運用本制劑治療四時風熱感冒,咽喉腫痛,寒熱往來等諸多癥狀多年,治愈數千余例患者,是安全可靠、治療風熱外感之良劑。

        (三)青果止咳顆粒

        “青果止咳顆粒”具有滋陰潤燥,利咽止咳之功效。具備溫而不熱不燥,潤而不寒不膩,解表不傷正,止咳不留邪,治咳要固本的特點。用于咳嗽,無痰或痰少,喉癢即咳,咽痛。

        (四)二參養陰膠囊

        可益氣養陰,清涼生津,潤肺。用于氣虛陰虧,咳喘痰血,虛熱煩倦,病后體虛,口燥咽干。對改善感冒后遺留的咽干口燥、虛熱乏力等有效。


        責任編輯:夢雪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喜德县| 仁寿县| 中宁县| 子洲县| 长汀县| 广昌县| 阜新市| 大姚县| 荣成市| 库尔勒市| 邻水| 本溪市| 东莞市| 日照市| 威远县| 高台县| 万年县| 长葛市| 东莞市| 秦安县| 清河县| 庄河市| 浮梁县| 新乡市| 翁源县| 保康县| 吉安县| 乌兰浩特市| 青海省| 琼结县| 郧西县| 福安市| 铁力市| 东城区| 陕西省| 宁南县| 汾西县| 仁寿县| 望都县| 宜春市| 通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