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一面寫有“高尚醫德為患者 精湛醫術保健康”字樣的大紅錦旗送到了遠在通江縣中醫醫院掛職工作的金曉波手中,這面錦旗的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金曉波是內江市中醫醫院脊柱骨二科副主任,目前在內江幫扶通江工作隊掛職通江縣中醫醫院副院長。任職以來,經調研并結合醫院現狀,金曉波開展一系列的新技術、新項目,不斷提升了通江縣骨科醫療水平。近日,他帶領該醫院醫護團隊成功開展一例頸椎前路手術。該項技術填補了醫院頸椎前路手術的空白,以后,通江這類病人不再需要轉診治療。
患者系30歲男性,因右上肢放射性疼痛伴麻木入院,每日右上肢疼痛難忍,靠止痛藥和激素沖擊減輕疼痛入睡,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工作及生活。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診斷:頸5.6后縱韌帶骨化癥,頸6.7椎間盤脫出癥。檢查后,需要做頸椎前路手術。在脊柱科屬于四級手術,雖然是微創手術,但手術期間有損傷頸動脈、食道、脊髓神經的可能。“手術難度很大,目前患者的恢復情況很不錯。”金曉波說。
金曉波(右一)
“我當時還是有些害怕,不敢做手術,因為從頸子里面開刀,這里面有動脈、神經,還有食道,全部在這一塊,一不小心,就會癱瘓。但是在醫生們的耐心講解下,以及非常精細的方案,我很信任他們。”患者羅某回憶道。
“手術順利,術后患者恢復良好,該項技術填補了醫院頸椎前路手術的空白。”通江縣中醫醫院骨傷科主任張紹兵說。
這次是金曉波第二次參加醫療幫扶。在通江縣中醫院一年的幫扶工作中,金曉波致力于醫院骨科診療技術的提升,將骨科按亞專業分為兩個科室,開展新技術5項。為方便更好的指導和開展手術,他還自費千余元購買了骨科器械,通過“師帶徒”方式,手把手指導接受幫扶的干部,真正做到了“傳、幫、帶”,傳道授業解惑。在管理上,他通過制定醫療質量提升方案,完善十八項核心制度的監管、運行細則,優化服務內涵,提高服務質量,帶動科室及醫院的發展,推動全縣醫療服務水平再上新臺階。(羅先春 雷雪莉 王明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