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在女性惡性腫瘤中位居首位,對婦女的身心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由于早期乳腺癌往往缺乏典型癥狀和體征,容易被人忽視,因此我們需要提高警惕,關注日常身體變化。那么哪些情況應引起我們重視,避免錯過就醫的最佳時機呢?
一、乳腺腫塊:80%的乳腺癌患者首次就診時發現乳腺腫塊,多為單發、質硬、邊緣不規則、表面欠光滑的無痛性腫塊。
二、乳頭溢液:非妊娠期乳頭流出血液、漿液、乳汁、膿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稱為乳頭溢液。若伴有乳腺腫塊,更應引起注意。
三、皮膚改變 乳腺癌引起皮膚改變,可出現多種體征。最常見的是腫瘤侵犯乳房懸韌帶后,與皮膚粘連,出現酒窩征。若癌細胞阻塞了真皮淋巴管,則會出現橘皮樣改變。
四、 乳頭、乳暈異常 腫瘤位于或接近乳頭深部,可引起乳頭回縮。腫瘤距乳頭較遠,乳腺內的大導管受到侵犯而短縮時,也可引起乳頭回縮或抬高。偶見乳頭、乳暈皮膚瘙癢、糜爛、破潰、 結痂、脫屑、伴灼痛。
五、腋窩淋巴結腫大:部分乳腺癌患者乳腺體檢摸不到腫塊,但腋窩淋巴結腫大為首發癥狀。
六、男性乳房包塊:乳腺癌并非女性專屬,男性若發現乳房包塊也應引起重視。
如果發現這些異常,也不要慌張,但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乳腺超聲可以觀察乳腺組織的形態和結構,判斷腫塊是囊性還是實性;乳腺 X 線鉬靶檢查能發現一些微小鈣化灶,對早期診斷很有幫助;乳腺磁共振成像(MRI)能更清晰地顯示乳腺組織,對一些難以定性的病變有重要價值。如果懷疑是乳腺癌,還需要做病理活檢,這是確診的“金標準”。通過活檢,可以確定腫瘤的類型、分級、分期,以及是否有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2(HER - 2)的表達等,這些信息可為制定治療方案提供關鍵依據。
乳腺癌治療應采用綜合治療原則,根據腫瘤生物學行為和患者身體狀況,聯合手術、化療、放療、靶向、免疫治療、內分泌治療等多種手段,以提高療效和改善生活質量。
預防乳腺癌,我們還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均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減少高脂肪、高熱量食物攝入;適量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運動;戒煙限酒;保持心情舒暢,學會調節情緒。
特別是女性朋友們,應定期進行乳腺自我檢查,40歲以上每1~2年進行一次乳腺X線檢查和乳腺超聲檢查。高危人群應提前進行篩查,篩查期間推薦每年一次,應聯合乳腺X線檢查和乳腺超聲進行常規篩查,必要時采用MRI等影像學手段,便于通過科學預防、早期發現和綜合治療,我們可以共同守護乳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