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防控疫情,如何提高“心理免疫力”?

        來源:中國人口出版社 作者:中國人口出版社 發布時間:2020-02-09 12:23:06

         2020年伊始,一場席卷全國的疫情突然而至。每天,當我們打開手機或電視,都會看到急劇增長的患病者數據。面對關乎生命的大事,我們自然會感到焦慮和恐慌,危機不僅影響身體,也必然會帶來糟糕的情緒。

        微信圖片_20200209112057.jpg微信圖片_20200209112102.jpg

          別著急,今天金牛區生態環境局整理了九類在疫情期間有效的心理自助方法分享給大家,趕快一起來看看吧。

        微信圖片_20200209112107.jpg

        一、怎樣提高心理免疫力

          1、規律作息,不熬夜,合理飲食,多吃清淡食物。

          2、進行室內休閑娛樂活動,如看書、看電視、聽音樂、做手工、畫畫、打太極、做操、八段錦、瑜伽、舞蹈、跟家人聊天等,保持積極心態。

          3、不要刷手機看小道消息,放大負面信息,增加恐慌。



        二、每天看疫情信息過多,造成過度焦慮怎么辦

        微信圖片_20200209112116.jpg

          減少對疫情信息的過度關注,建議每天接收有關信息不超過1個小時。


        三、疫情信息鋪天蓋地,如何合理關注信息“點”

        微信圖片_20200209112121.jpg

          1、非專業人士不應過度關注發病率、死亡率、治愈率等專業數據,避免因道聽途說而產生焦慮、恐懼。

          2、應根據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士建議,將重點放在自身防護上。


        四、心理緊張影響睡眠怎么辦

        微信圖片_20200209112125.jpg

          1、避免熬夜,適量鍛煉,保證身心穩定。

          2、可以通過深呼吸、冥想訓練等方式,降低身心焦慮水平,從而改善睡眠。

          3、睡前不要過分關注疫情相關信息,以免影響睡眠質量。

          4、睡前熱水洗腳。按摩涌泉穴、大陵穴、神門穴和安眠穴。

          5、合理規劃生活,參加線上運動健身課程、讀書小組、繪畫攝影入門等活動,培養興趣愛好,緩解焦慮、緊張。


        五、因防控宅家導致日常生活節奏被打亂等現實問題,引發焦慮、抑郁等情緒怎么辦

        微信圖片_20200209112132.jpg

          正確認識,積極面對。調整好自己和家庭成員的情緒,不要讓不良情緒互相影響。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環境的適應,你和家人的情緒都會自然好轉。


        六、家人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而自己隔離在家里,心理崩潰了怎么辦

        微信圖片_20200209112135.jpg


          1、接受這個事實,讓家人安心治療。

          2、把治療的任務交給醫護人員,每天給家人一個電話,發發微信進行交流,相信很快會重逢的。



        七、如何對兒童進行心理防護

        微信圖片_20200209112139.jpg

          1、在孩子面前,父母最好關掉疫情相關接收通道,當孩子休息或不在近前時再閱讀疫情資訊或觀看疫情相關視頻。

          2、家長應與兒童一起保持作息規律,有計劃、有意識地安排學習、室內鍛煉、家務勞動、親子游戲等。

          3、用孩子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如繪畫),解釋孩子對疫情所不理解的問題,有助于孩子理解病毒、生病等概念。

          4、父母保持情緒穩定,及時覺察并調節自己的焦慮、恐懼情緒,在孩子面前盡量呈現出穩定、積極且有力量的一面。

          5、鼓勵孩子表達情緒,保持足夠的耐心聆聽;允許孩子哭泣和表達恐懼情緒,幫助他認識到害怕和恐懼是正常的情緒反應,并通過繪畫等方式幫助孩子表達內心的感受,舒緩不良情緒。



        八、如何幫助老年人做好心理防護

        微信圖片_20200209112143.jpg

          1、老年人的親人及照料者要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向老年人解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播與防控情況,避免造成恐懼。 

          2、保持以往的作息規律,防止白天睡眠過久導致夜晚失眠、焦慮。

          3、保障文娛生活,舒緩焦躁等不良情緒。

          4、疫病傳播期間限制出行,會導致老年人下棋、打牌等娛樂生活無法繼續,可能出現情緒低落、焦躁不安等現象。家人及照料者應積極關注老年人情緒及心理變化,通過短視頻、電視節目等轉移注意力。



        九、密切接觸者如何調適心理狀態

        微信圖片_20200209112154.jpg

          1、保持積極平和的心態,積極面對,配合居家觀察。

          2、不過度自我懷疑或捕風捉影,如發現身體不適,并達到權威部門建議的就診標準,做好防護并到醫院就診。

          3、規律作息,保障充足睡眠。合理飲食,注意營養均衡。適當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

          4、與家人或朋友電話溝通或通過網絡在線交流,舒緩緊張等負面情緒。

          5、盡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有關信息的時間,不道聽途說。

          6、若情緒持續變差,且無法控制,可尋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幫助,如心理援助熱線、網絡心理咨詢及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渠道等。(中國人口出版社)

        責任編輯:趙博文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木县| 富顺县| 阳新县| 嘉义县| 叙永县| 尉氏县| 临夏县| 晋江市| 龙川县| 乌什县| 满洲里市| 北碚区| 澄迈县| 芦山县| 资源县| 德钦县| 泸溪县| 耒阳市| 颍上县| 扎鲁特旗| 门源| 咸阳市| 资中县| 新巴尔虎右旗| 政和县| 昌图县| 汉阴县| 阳信县| 新闻| 曲靖市| 大同市| 遂溪县| 任丘市| 定远县| 海口市| 得荣县| 赤水市| 宿迁市| 高邮市| 绍兴县| 额济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