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6月20日10:45,隆昌市人民醫院手麻科值班電話響起,外二病區一名68歲的男性患者因腸梗阻需要行剖腹探查手術。接到通知后,手麻科立即安排人員準備手術。
精準評估
10時50分,患者被接入手術間。這是一名喉癌術后患者,下頜后移、小下頜畸形、頸部疤痕增生、頸部僵硬、活動受限以及張口困難。手麻科主任薛莉評估患者屬于“困難氣道”。
困難氣道是麻醉工作中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困難氣道的處理與麻醉安全質量密切相關,一旦處理不當,氣道不通暢,幾分鐘就會導致患者心臟驟停、大腦損害甚至死亡,困難氣道的處置是麻醉科業務能力的體現。
果斷制定麻醉方案
為爭取時間盡快手術,薛莉迅速組織困難氣道小組討論,如果按常規麻醉誘導方案,可能會變為被動的“急診氣道”,導致既不能插管也不能通氣,從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薛莉提出遵循“優先維持通氣和氧合”原則,選擇“簡便、有效、最小創傷、可視化”麻醉方案。首先做好環甲膜穿刺注射局麻藥表面麻醉,其次在超聲下行雙側喉上神經阻滯,在局部麻醉充分的情況下,適當使用鎮靜藥物保留自主呼吸,用纖支鏡檢查氣管情況,發現氣管最狹窄處,精準選擇最合適大小的氣管導管。
由于患者頸部疤痕嚴重,光棒下發現患者氣管偏離左側中途插管不暢,麻醉科醫護人員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和過硬的專業技能,迅速調整導管位置,于11時成功插管。從病人入室到手術開始,僅用時10分鐘。用最短的時間迅速打開患者氣道之門,幫助患者踏上平安之路。
氣道管理不僅要求熟練掌握各種困難氣道工具的使用,更重要的是要有冷靜處理疑難問題的正確思路,只有對患者困難氣道有計劃、有準備、有步驟地判斷和處理,才能在處理問題時更加得心應手,使患者更加安全。
強化業務培訓 為各手術室提供堅實保障
多年來,以薛莉主任為核心的手麻科,通過反復、規范地進行培訓并考核,定期針對困難氣道患者進行病例討論,對困難氣道有明確的認知及困難處理的預見性。
多年來,以薛莉主任為核心的手麻科,通過反復、規范地進行培訓并考核,定期針對困難氣道患者進行病例討論,對困難氣道有明確的認知及困難處理的預見性。
今后,該院將繼續懷著對患者生命安全高度負責任的態度,不斷精進業務,提升專業水平,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刁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