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采集。制定《隆昌市審計局電子數據安全管理制定辦法(試行)》,建立電子數據采集報送制度,采用專人管理數據、專人報送、專用采集設備等方式保障數據安全,規范審計電子數據采集、管理和使用。2019年以來,全市共采集了195個預算單位的財務數據和17個單位50種逾2900萬條的業務數據。
創新思路。建立“傳統審計+大數據審計”總體思維模式,將用友A++系統的后臺Oracle財務備份數據轉換到SQL SERVER數據庫,通過審計定性審理查詢系統便捷地開展數據圖形化應用,開展“集中分析、發現疑點、分散核實、系統研究”數字化審計,審計工作實現從“大海撈針、手動翻閱、定點定時”到“定位取針、自動分析、跨越時空”的三大轉變。
應用成果。首次開展2019年預算執行審計專項全覆蓋,采集全市的預算指標、國庫集中支付、部門預算等財政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把預算單位的重點事項和重點資金納入審計全覆蓋范疇,并將固定資產管理、工程項目管理支出、大規模綠化、政府采購4個專項作為隆昌市審計全覆蓋的試點內容,消除審計監督的盲區和空白點。審計結果發現資產數據賬實、賬表不符,涉及差異金額9487.3萬元,10個鎮(街道)違規向工程施工單位支付預付款1105.47萬元,14個單位違規向個人撥付工程款4287.14萬元。(隆昌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