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路施工把我們水管挖斷了,我家養了幾十頭羊子等到用水。”“施工機械往河頭過的時候我們的水都是渾的,根本沒法用。”近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東縣鐵柳鎮紀委“監督在身邊.有事找紀檢”流動接訪小分隊到雄堡村“擺攤問診”,了解到了群眾用水困難問題。
為更直接、更近距離聽取群眾心聲,有效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一線延伸,該縣紀委監委將開展“巡紀結合陽光問政壩壩會”和以19個鄉鎮(街道)紀(工)委轄區為主戰場的“監督在身邊·有事找紀檢”作為走基層、訪民生、解難題的重要舉措之一,以設立舉報箱、公開舉報電話、入戶走訪、座談了解、張貼“碼上舉報”、發放問卷和“監督在身邊.有事找紀檢”問題線索收集單等,以多渠道、多角度著力發現并推動解決一批群眾反映強烈、事關切身利益的民生領域突出問題,持續增強全縣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以強有力的監督推動解決群眾訴求。
鐵柳鎮紀委“監督在身邊.有事找紀檢”流動接訪小分隊在接到群眾反映問題后及時報送至鎮紀委,并由鎮紀委牽頭,立即與會祿高速專班人員、雄堡村支部書記、會祿高速二分部負責人召開碰頭會,梳理出因高速施工造成用水困難的農戶40余戶。隨后又邀請到村民代表參與出謀劃策。
“可以從下面龍灘水源點采取以提灌站的方式抽水解決。”“從上面任家灣水庫架設水管引水下來。”大家在討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時積極建言獻策。
通過大家的討論研究,初步擬定通過打井和埋設管道的方式解決群眾用水困難問題,并明確該方法由會祿高速專班(鐵柳鎮)牽頭實施,項目部出資落實。同時,為讓打井工作高效快速推進,讓群眾急需的水更好更快地普惠到農戶,鐵柳鎮同縣高建辦、河長辦上下聯動,以現場辦公的方式來到雄堡村對農戶引水管線進行實地勘察規劃,確定10個打井點和砌水池點位。隨后會祿高速二分部項目部立即組織人員開始施工,出資40余萬元打水井、砌水池、安水泵、埋管道。
“目前已經打好4口井了,其他的也還在加緊施工中,之前張主席他們來規劃的路線將那40多家都涵蓋了,全部工程完工,大家用水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5月6日,鎮紀委工作人員向村社了解問題解決進度時,雄堡2組社長說道。
自“監督在身邊·有事找紀檢”工作開展以來,鐵柳鎮以“地毯式”宣傳,“流水式”接訪,“掃雷式”處置等方式,暢通群眾問題反饋渠道,廣泛收集急難愁盼問題,有效滿足群眾所需所盼。截至目前,由該鎮紀委牽頭利用趕集天到鐵柳街和可河街“擺攤”開展集中接訪活動2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流動接訪12次,發放宣傳單1000余份,收集到問題39個,解決問題19個。
“巡察組積極探索組織召開‘巡紀結合陽光問政壩壩會’,走近群眾,近距離傾聽群眾心聲。既發現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更關注農村產業發展、安全生產、環境衛生、道路出行等民生事項。同時,在宣傳發動上,緊貼農村生產生活實際,用‘接地氣’的走村入戶、下田間地頭等方式最大范圍讓群眾知曉,更易于讓群眾接受并參與進來,拓展巡察監督與群眾直通渠道,充分發揮巡察密切聯系群眾紐帶作用。為做好巡察村(社區)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5月8日中午,由該縣紀委監委、鄉紀委與正開展縣委巡察工作的第四巡察組聯合組織召開的“老君灘鄉老巖壩河村紀巡結合陽光問政壩壩會”現場該縣縣委巡察辦負責人說道。下步,各巡察組將充分發揮巡察密切聯系群眾紐帶作用,依托“巡紀陽光問政壩壩會”與“監督在身邊·有事找紀檢”相結合,推動解決群眾關切,切實保障各項惠民利民政策落地落實,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時,該縣紀委監委以機關第一至四紀檢監察室及七個綜合派駐紀檢監察組“室組地”聯動模式同各鄉鎮(街道)紀(工)委同步推進、多方聯動,對收集問題、交辦問題實行建賬銷號,跟蹤督辦、問題回訪等一系列閉環機制確保解決問題不走過場,全方位推動解決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做到問題件件有回應,將每個問題整改落實到實處,持續增強全縣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