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深夜剛修好倒虹管,3、4組一天就灌田200多畝。”5月13日,目睹著自家的3畝田進了水,眉山市東坡區復興鎮五圣村3組村民李朝選喜上眉梢,“要不是村兩委的黨員干部日夜操勞,不知還要等多久才能有水栽秧喲。”李朝選的話語代表了全村村民的共同心聲,自進入水稻栽秧用水10多天來,五圣村班子成員帶領村民組長夜以繼日奮戰搶修水利設施、奔忙在輸水護水一線,全力保證全村2800畝滿栽滿插,受到廣大村民的一致點贊。
五圣村地處丘陵淺山地區,也是東風支渠和復興水庫尾部灌區。村黨委書記楊榜成介紹,全村3200畝水稻、玉米等大春作物,歷年靠58口山平塘自然蓄水和東風支渠、復興水庫沖囤灌溉。自去年入秋以來,由于降雨量偏少,加之上游水利工程施工等原因,今年向下游灌區供水期相應推遲,以致進入水稻栽秧用水季節,全村山平塘蓄水量僅占40%,較上年同期明顯減少。因此,許多栽種川芎騰出的田塊,面臨缺水栽秧的嚴峻現實,干部群眾一天比一天焦急。
轉機出現在4月28日,五圣村終于盼來東風渠供水的水期,水源從原金花鄉金星閘門分流,不僅要經過正義村、長山埂村、柳圣社區境內長達10余公里的溝渠,而且還需流過兩處倒虹管,水才能流入尾部灌區的五圣村。為搶抓供水期關鍵時機,復興鎮黨委政府領導現場指導,五圣村兩委7名班子成員一馬當先,從4月30日開始,直奔溝渠輸水現場,迅速進入守水護水狀態。但由于彎彎曲曲的渠道狹長和沿途損耗等原因,直到5月10日,才從上游將水引進五圣村境內,而且流量偏小,甚至出現斷水。村干部們沿途細查,發現一處500米長的倒虹管嚴重堵塞,在管道一頭,水漫得遍地流失浪費,管道另一頭則滴水不見。對此,村兩委干部心急如焚,共商應對之策。
5月12日早上8點,五圣村書記楊榜成、副書記汪小明帶領村班子成員和村民組長共11人,迅即趕到倒虹管現場,同時請來修理工師傅,先是試著從倒虹管兩頭清理管內的堵塞物,不料兩頭管內幾十米的地方都無法進入,最終選定在倒虹管中段部位揭開管蓋,村干部們一個人自告奮勇,躬背彎腰地鉆進窄小的倒虹管內,雖然泥漿水浸透衣褲,較低的水溫帶來絲絲清冷,可黨員干部們沒叫一聲苦,沒喊一聲累,連就餐也是在工地吃的盒飯。從5月12日早上到當晚凌晨12點,經過連續16個小時的管道清理作業,終于將倒虹管內嚴重堵塞的木頭棒棒、雜樹枝丫等雜物徹底清理了出來。
看到滿溝嘩嘩的清水流進村內一塊塊“干渴”的農田,五圣村兩委班子成員和組長干部們一個個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有了這樣大流的水源,不僅解決了眼前500畝田等水栽秧的燃眉之急,保證全村2800畝水稻實現滿栽滿插,而且還有多余的水源引入山平塘囤蓄,下一步即便大春作物田間管理,澆灌用水也有保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