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凌晨5點,當所有人還在睡夢之中,民建成都溫江區總支12名會員已經從成都出發,沿著一條熟悉的西行之路,去奔赴一場多年的“色達之約”。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平均海拔4127米,氣候環境惡劣,長冬無夏,是四川省最偏遠、交通最不方便的縣之一,是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也是成都市溫江區對口援建縣。
這次,民建溫江區總支的會員們踏進了色達縣自然環境最艱苦、經濟發展最滯后的亞龍鄉,并為當地村民和鄉中心小學的孩子們送去了200套棉衣、100套書包文具和2萬元的愛心資金。
“叔叔阿姨,謝謝你們資助我上學,最近的月考我又取得第一名啦......”從民建會員手中接過慰問品和助學金,亞龍鄉中心學校三年級學生江措感動地說。
“今年是民建溫江區總支對口支援色達的第十個年頭,這次是我們‘六進高原’”。總支會員余軍介紹,2014年,他和另外7名會員隨溫江區援藏工作隊來到色達縣賈學鄉甲柯村,了解到該村有許多“留守兒童”和貧困學生,他們常常冒著大雪到學校里上學,有些學生在大雪天仍然衣著單薄,從來沒有屬于自己的彩筆、像樣的玩具。通過調研,會員們了解到類似情況在色達縣還有很多,他們當即許下一個約定:愿意為民族地區的貧困學生盡綿薄之力,使他們走出困境,完成學業。而這樣一個約定,會員們一守就是十年。
從高原回到成都后,余軍在總支工作微信群里分享了色達之行的經歷,很快引發了大家的共鳴。總支敏銳地捕捉到這股溫暖的力量,順勢而為,精心策劃了一場“情系高原學子、愛育格?;ㄩ_”為主題的愛心捐贈活動。廣大會員積極響應,紛紛慷慨解囊,短短三天時間便募集到了15萬元愛心善款。隨后,總支利用這筆善款精心采購了御寒衣物與學習用品,并趕在大雪封山前送到了色達縣的貧困學生手中。
2015 年 8月,總支對幫扶援建項目再次進行優化,制定了“點對點援助一所學校,一對一幫扶 10 名貧困學生”的五年幫扶計劃,并承諾每年至少投入 3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助學行動。十年來,總支會員六次踏上高原之旅,累計行程超過13000公里,為 300多名貧困學生送去價值83萬元的御寒衣物、學習用具和慰問金?!霸夭粌H要把項目建設好,幫助當地更好地發展,還要把感情留下來,視當地群眾為親人。”民建溫江區總支主委陳莉說,慈善援藏讓老百姓受益最直接、感受最深,師生和家長們的一句句發自內心的感謝,就是民族感情最好的交融。
對于山區的孩子們來說,山外的世界是什么樣的,大多孩子只能通過書本來知曉,孩子們對大山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為了滿足孩子們的愿望,總支把提高學生創新精神和探索精神以及實踐能力作為“對口援建”的一項重要內容,每年暑假期間組織多批次藏區學生前往成都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每次活動,總支都精心設計行程,保證孩子們在參加成都社會實踐的每一天里充滿樂趣與啟迪。來自色達中學八年級學生熊西卓瑪在日記中寫道:“從高原到平原,不僅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是心靈與視野的飛躍。”
十年的櫛風沐雨,民建溫江區總支的會員們用愛心托起了一個又一個孩子的夢想。當年的那個約定,就像一顆種子在愛的澆灌下,悄然生根發芽。許多會員表示,“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是一種美德,當我們慷慨捐贈之時,付出的是愛心,收獲的是真情;傳遞的是善良,收獲的是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