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辦好案子,就得為當事人多操一份心,多出一把力,盡最大努力把案件辦得扎實一點,把問題解決得周全一些。”這是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民二庭庭長李遠春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穿透繁復的法律條文,這位生于1989年的青年才俊,自2012年投身司法事業一路披荊斬棘,將司法為民的初心融入每一個案件的審理,把服務大局的使命鐫刻在每一次公正裁判中。
把群眾的事兒當自家事兒
“群眾的事無小事,司法的溫度要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中。”李遠春始終將群眾利益舉過頭頂,用實際行動詮釋司法為民的深刻內涵。新冠疫情席卷而來,企業深陷危機,金融糾紛接踵而至。在某銀行訴受疫情沖擊企業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中,李遠春沒有簡單機械地作出判決,而是深入企業生產一線,了解企業經營困境。他發現企業雖資金鏈斷裂,但核心技術團隊與市場份額仍存,便積極促成雙方達成延期還款協議,幫助企業在風雨中穩住根基。“司法不是冰冷的條規,而是有溫度的藝術”,李遠春在案件總結會上這樣分享道。
“法官,那是我父親留給我們唯一的房子啊!”在審理一起繼承糾紛案件時,當事人的哭訴讓李遠春記憶猶新。兄弟姐妹五人因一套老宅的繼承問題對簿公堂,親情在利益面前顯得脆弱不堪。李遠春沒有簡單適用法律條文進行分割,為了讓當事人少奔波、快解紛,他創新將調解地點設在政務中心,現場協調各方,促成當事人當場簽署調解協議并完成不動產過戶登記。“家事審判不能只見案件不見人”,這是李遠春寫在辦案筆記扉頁上的話。他用司法的溫暖驅散當事人心頭的陰霾,照亮了司法為民的前行之路。
火眼金睛揪出“藏貓膩”
李遠春深刻認識到,司法審判是維護社會穩定、護航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在經濟糾紛案件的審理中,面對投資咨詢公司非法放貸的亂象,他憑借敏銳的洞察力,精準識別案件背后的風險隱患,依法否定違規借貸關系,斬斷違法犯罪鏈條;在處理涉及合同詐騙嫌疑的工程糾紛時,他當機立斷,及時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有效遏制了違法犯罪行為的擴散,為市場秩序的穩定筑牢了堅實防線。他在司法實踐中主動作為,成為守護經濟社會發展的“法治利劍”,為營造公平有序的發展環境保駕護航。
敢闖敢試啃“硬骨頭”
破產案件向來是司法領域的“硬骨頭”,但李遠春偏要“啃一啃”。在辦理內江萊克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破產清算案中,面對錯綜復雜的債權債務關系和高達1.71 億元的巨額債務,他迎難而上,憑借頑強的毅力和扎實的專業能力,成功化解債務,盤活 40 余畝閑置土地,讓“僵尸企業” 順利退出市場,釋放出寶貴的生產要素,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在辦理四川內江盛云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時,他創新采用 “競選+搖號” 方式選任管理人,既保證了選任管理人的專業性,又確保了選任程序的公正性。平時辦企業案子,他也處處為企業著想,能調解的絕不拖,能快審的絕不慢,大伙都夸他是企業發展路上的“及時雨”。
柔情守護暖小家
下午下班后,脫下法袍的李遠春變身為“超級奶爸”。他熟練地收拾好案卷,出現在家門口。兒子一見到爸爸就興奮地給他講述今天在幼兒園發生的種種趣事。
“爸爸,今天我們幼兒園有法律小課堂,老師說要遵守交通規則!”孩子興奮地分享著校園見聞。李遠春抓住機會,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講解法律知識:“就像紅燈停綠燈行一樣,法律也是幫助我們和平相處的規則”。這種潛移默化的法治啟蒙,與“送法進校園”的理念不謀而合。李遠春相信,法治意識的培養應該從娃娃抓起。
周末的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灑進李遠春家的客廳,他難得有空閑時間,正和兩個孩子一起搭積木。小兒子興奮地把搭好的“城堡”舉到他面前,奶聲奶氣地說:“爸爸,這是我們的家,以后我也要像爸爸一樣厲害!”看著女兒兒子純真的笑臉,李遠春心中滿是柔軟。妻子在一旁準備早餐,時不時回頭看看這溫馨的一幕,嘴角不自覺上揚。這一刻,沒有堆積如山的案卷,沒有緊張激烈的庭審,只有平凡卻珍貴的家庭時光。但他知道,短暫的休憩是為了更好地出發,肩負著司法使命與家庭責任的他,將繼續在法治道路上堅定前行。
從初出茅廬的法律新人,到經驗豐富的審判骨干,李遠春用1100余件審結案件,勾勒出自己司法生涯的畫卷,書寫了司法為民的篇章,他始終以“如我在訴”的理念辦好每一起案件,守護公平正義的“最后一公里”。由于工作出色,先后被內江市委政法委評為“2019年度先進個人”“2020年度先進個人”“第三屆我最喜愛的政法干警”;被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評為“庭審標兵”“全省民事審判先進個人”“全省‘五項專項工作年’行動成績突出個人”,撰寫的裁判文書多次被評為全省法院優秀文書。
國徽在上,法袍在身,天平在心。他以青春之名,淬火成鋼,用擔當和責任守護公平正義;以法治為舟,破浪前行,在司法道路上不斷書寫新的輝煌。在司法改革的浪潮中,這位新時代青年法官正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在法治建設的征途上闊步前行,讓青春在司法為民的實踐中綻放耀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