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張超:法不讓步 誓為公平正義守護

        來源:眉山市洪雅縣檢察院 作者:錢慧 張夢蘭 杜欣諺 發布時間:2025-06-11 14:45:02

        image.png

        洪雅縣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張超

        對于眉山市洪雅縣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張超而言,公訴人是一張標簽,烙下守護公平的印記;公訴人是一個符號,勾勒正義藍圖的坐標;公訴人是一份責任,澆筑社會安寧的基石。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十余年公訴生涯,“80后”的他經手數百件公訴案件,真正做到了“清世間濁污,誓為公平公正守護”。

        暗網偽裝 迷局初現

        2021年末,一款名為“優易寶”的APP悄然出現在網絡社交平臺上,看似普通的二手閑置物品交易軟件,實則暗藏賭博群組。群主(注冊身份為牟某某)以“房費”紅包形式抽頭漁利,短短一個多月非法獲利達30余萬元。

        當“認罪認罰”四個字從牟某某口中輕松吐出時,張超的筆尖在審查報告上懸停了片刻。這個涉嫌開設賭場的嫌疑人太過從容,就像提前背誦過標準答案。

        果然,審查的資金流水等客觀證據,與牟某某供述的犯罪時間、獲利金額等關鍵細節不一致。并且,在賭博群中,以劉某甲身份信息注冊的賬號大量收取了“房費”紅包。資金流水不會說謊:這個自稱毫不知情的“工具人”,不僅多次將該賬號內的資金提現到銀行卡中用于個人消費,還將賬號中大量的獲利資金轉入了趙某某、張某某的賬戶。

        當張超將關聯人員的前科檔案與資金流轉圖并排鋪開時,他確信此案并非表面上那么簡單。這不是孤立的認罪案件,而是一張用從犯頂罪、贓款分流、親屬關聯等手段編織的犯罪暗網,認罪認罰的背后,都藏著精心計算的逃脫公式。他迅速召集辦案團隊,點明疑點,統一思路,強調必須穿透表象,深挖徹查,避免就案辦案、讓主犯逍遙法外,為后續攻堅克難定下了方向。

        破繭尋痕 鐵證溯流

        “高質效案件辦理,人民群眾感受在心底。”張超的目光久久停駐在筆記本上被重重圈起的三個名字——“蔣某某”“劉某甲”“李某甲”。這三個名字,像三枚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他心中激起的漣漪卻遠不止于此,他深知,這起表面順利的認罪認罰案件,其下涌動的暗流遠比想象中復雜。

        即便面對資金流水異常的證據,牟某某依然保持流水線般的認罪態度,對無法合理解釋的疑點避而不談。但張超并沒有停留在表面供述,除了審查資金流水以外,他還要求公安機關對牟某某、劉某甲多次進行訊問。

        為全面核查固定證據,張超依托偵協辦同公安機關進行多次溝通,并再次將該案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針對存在的問題,組織團隊成員共同研判,列明詳細的補充偵查提綱:核實違法所得為何大量流入普通賭客賬戶、為何個別普通賭客具有賭博群管理員權限、為何案發后牟某某及其關聯人員賬戶會大量收到部分賭客的轉賬、上述賭客是否參與犯罪等。

        經歷兩次補充偵查,真相仍未告破——主要違法所得流入普通賭客趙某某、張某某這一反常現象仍未得到合理解釋。此時,他只能以牟某某、劉某甲、蔣某某三人涉嫌開設賭場罪提起公訴——既不讓正義遲到,也不給真相留死角。

        劍指黑鏈 正義閉環

        夜色漸深,卷宗在臺燈下泛著冷白的光。張超反復摩挲著牟某某案卷中矛盾的供詞,眉頭緊鎖——被告人牟某某反復辯解自己“只是幫忙管理賭博群,負責賠付因他人逃單對其他賭客造成的損失”,但對資金流向的供述前后矛盾,明顯不符合邏輯;同案犯劉某甲始終三緘其口,可一名案外人“李某乙”卻像一根尖刺,扎在證據鏈的缺口處。

        多年的辦案直覺在提醒他:這樁網絡賭場案的背后,有張若隱若現的“關系網”。“必須撕開這張精心編織的網!”于是,張超和團隊成員分工協作,多次同法院溝通尋找突破口。

        在大量證據面前,劉某甲如實供述了其開設賭場、找人頂罪、串供等事實,還供述了其被移送起訴后因“找關系”處理該案被李某乙詐騙15萬元的事實。

        10余月的輾轉難眠,二十余次與偵查人員的深夜討論,上百頁的案情分析圖……張超帶領辦案團隊用證據作刀,將一張精心編織三年的犯罪網絡,剖解得纖毫畢現。

        至此,這起復雜的網絡賭博案件終于告破。此案的成功辦理,不僅是個案的勝利,更成為洪雅縣檢察院攻堅新型網絡犯罪、提升整體公訴能力的標志性成果,為后續辦理同類案件提供了寶貴經驗和清晰指引。

        同時,這個近乎“錙銖必較”的過程,為青年干警上了一堂生動的證據審查實戰課,展示了如何在證據存疑時精準鎖定核心犯罪、保持追訴張力的智慧,此后協助張超辦理案件的青年干警獲評全省檢察機關刑事檢察工作表現突出個人。

        “義無反顧,我心忠誠如初。”當判決書送達時,張超正在辦理一起故意傷害案件。陽光斜照在堆疊的卷宗上,他慣用的老式筆記本攤在案頭,泛黃紙頁間“堅持補證”四個鋼筆字如刀刻般遒勁。堅持補證不是機械的重復,而是用更鋒利的專業刃口剖開時代謎題;忠誠如初亦非固守成規,而是以更開闊的法治視野校準正義天平。指尖撫過墨跡暈染的紙頁,那些通宵達旦的補證攻堅、唇槍舌劍的庭審交鋒,都化作時光長河里的粼粼波光。他知道,每一代公訴人都站在時光的河床上,既要溯流而上追尋真相的源頭,又要順流而下破解新型犯罪的密碼。

        此刻,檢察大樓外的大道上,年輕書記員正抱著新案卷匆匆跑過。張超望著那些躍動的檢察藍,仿佛看見十年前的自己正穿越時光走來。他在最新司法解釋的空白處落下批注,鋼筆尖在紙面沙沙作響,如同正義之舟劃破時代浪潮的輕響。

        張超說,所謂高質效辦案從來不是終點,而是讓每一個案件都成為法治長卷的生動注腳,讓“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誓言,在薪火相傳中,永遠鮮活在翻動的案卷與不變的檢察藍之間。

        責任編輯:孟桂壯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和县| 巨野县| 鄄城县| 青川县| 百色市| 崇州市| 大同县| 九龙城区| 台安县| 炎陵县| 滦南县| 卢湾区| 宁南县| 新源县| 崇信县| 清水县| 子洲县| 临沧市| 赤水市| 五华县| 梁山县| 佳木斯市| 西乌珠穆沁旗| 曲水县| 沙坪坝区| 钟祥市| 沛县| 平安县| 隆昌县| 清水河县| 汉中市| 赣州市| 舒兰市| 剑河县| 金溪县| 仪陇县| 德化县| 齐河县| 郧西县| 水富县| 高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