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公司推進老舊小區燃氣管道改造經驗分享
區域協同合作,高屋建瓴,奠定堅實基礎
本次改造工程覆蓋范圍廣,管道銹蝕隱患集中,材料供應需求量大且品質保障面臨嚴峻挑戰。內江公司打破行政壁壘,建立協同作戰機制。
高層直通:區域領導班子親自參與,高頻次、高規格地與市、縣兩級政府領導對接協調,爭取政策與資源傾斜,最終獲得了各級政府領導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
部門貫通:公司客戶服務部、安全技術部、物資部精準聯動住房和建設局、市應急管理局、各個社區街道等職能部門,打通標準制定、資源調配等關鍵環節。
優勢發揮:通過“高層引領+部門聯動”的模式,成功打通合作通道,增強了政府各級的合作意愿,為項目的順利實施創造了有利條件。
聯手成效:政企合力下,實現改造材料100%自主供應,為工程高效推進奠定堅實基礎。目前,首批3.2萬戶居民已用上“安心氣”。
全域聯動,全鏈材料保障,安全與業務雙贏:
通過凸顯公司自身優勢,成功獲取項目所需全部改造材料(包括管道、表具、配件等)的供應,有力保障了工程進度與質量,確保了材料來源可靠、標準統一。
開展分類施策:一是針對老舊小區,實施整體更換庭院管、戶外管、戶內管、表具及用戶燃具的計劃,徹底消除系統性隱患;二是針對較新樓盤,積極爭取政策支持,發掘用戶潛力,成功推動綜合業務的拓展,完成7萬余戶的長壽命軟管更換計劃,更換長壽命軟管6.3萬余根,同步配套銷售安全灶具8000余臺。
安全與效益并重:在保障安全改造“零隱患”目標的同時,通過配套銷售灶具等舉措,不僅實現了綜合業務收入的增長,也達到了安全與經濟效益的雙重提升。
政企深度協同,關系升維賦能
內江區域公司以“主動靠前、深度協同”為紐帶,與市委市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建立起“常態溝通、同頻共振”的合作模式。
開展聯席決策:區域公司與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建立每周一次的政企聯席會議機制,將工程進度、問題難點等擺上臺面,實現現場決策。
高層重視與下沉服務:原地實現“一線攻堅”,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將改造納入“民生實事清單”,多次帶隊深入改造一線,現場協調解決關鍵難點,實現了高位推動與精準服務。
政企關系升華:通過改造一線的緊密協作,政企間成功建立了信任與共情基礎。從“任務協作”到“發展共同體”的轉變,使網格員上門安檢、審批“座談會”等場景成為政企“同題共答”的常態。通過“績效綁定”模式將燃氣改造成效納入社區治理考核,企業服務表現計入營商環境評價。
成效與展望
以內江、隆昌、資中三地共16萬戶老舊小區改造為契機,內江公司與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門建立了緊密關系。此次政企協同不僅讓三地12個老片區的3.2萬戶居民率先用上了“安心氣”,還以“材料全供、安全托底、業務增收”的綜合成效,打造了城市更新與安全治理的典范。
更重要的是,通過項目的高效推進與真誠合作,為接下來將對內江市城市燃氣安全領域的持續合作與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構建了一張“民有所呼、政企共應”的溫暖民生服務網絡。(梁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