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政府辦公廳公布第八批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名單,認定包括內江市市中區在內的6個縣(區)為四川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區)。
近年來,市中區堅持以“產出來”“管出來”為抓手,高標準開展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區)創建工作,全力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省、市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9.22%以上,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零發生。
一是推進全程標準化生產,實現“產出來”。集成轉化《四川省無公害農產品水稻生產技術規程》《四川省生豬飼養管理技術規范》等一批農業技術規范,制作成符合生產實際要求的簡明操作手冊、明白紙等,在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進行公布,實現標準化到戶率100%。圍繞優質糧油、內江黑豬、特色水產、精品果蔬等四大主導產業,持續推進標準化示范場建設,已成功創建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5個、省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14個。
二是強化全方位質量監管,實現“管出來”。針對韭菜、柑橘、蛋雞、烏鱧等12個重點品種,建立農產品重點監管主體名錄40家、收購販運戶5家、初加工企業及凍庫16家。以“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專項整治為主要抓手,大力開展農業投入品經營環節、農畜產品種養殖環節等各類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今年以來,出動監管執法人員720人次,檢查生產經營主體349家次,查處農產品質量安全案件1起,罰款400元。
三是健全全鏈條過程追溯,實現“看得見”。將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與申請區級以上龍頭企業、示范社、家庭農場示范場,“三品一標”質量認證,評先評優,展示展銷等掛鉤,調動主體實施追溯管理的積極性,不斷提升追溯入駐率和運用率,截至目前,全區入駐國家(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平臺主體共295家。加快推行“合格證+品牌+追溯”的模式,指導轄區內食用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規范開具、出具食用農產品合格證,今年以來,建立合格證標桿示范基地4家,全區累計開具合格證23.8萬余張,附帶合格證上市農產品1.1萬噸。
市中區下一步將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及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認真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創新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模式,堅持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從監管、檢測、執法等多點發力,持續提高監管能力和水平,為全區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