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監管體系。一是堅持食安委“雙主任”制,成立市、鎮兩級食品安全委員會,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年終績效考核。二是充分發揮食安委職能作用,加強各部門職能銜接,建立部門會商,完善“行刑銜接”、案件移送等制度。三是加強跨界協作,與榮昌區市場監管局簽訂《深化榮隆一體化合作協議》,召開榮昌、瀘州、內江毗鄰地區食品安全監管執法工作推進會,強化跨區域食品安全監管。
突出工作重點。一是加強冷鏈食品監管。累計查驗進口冷鏈食品830噸、報備管理160.80噸,全市65個凍庫全部實行庫長制,食品經營單位及從業人員全部申領場所碼、健康碼,實現冷鏈食品從源頭到銷售使用全過程監管。二是抓好學校食品安全。定期聯合開展春(秋)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對學校食堂及校園周邊食品經營單位實行全覆蓋監督檢查,全面推行“互聯網+明廚亮灶”等智慧管理模式,明廚亮灶改造率達到100%,建立學校食品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統37所。三是構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積極探索運用“互聯網+農產品質量安全”智慧農業監管模式,加強農產品認證管理,全年納入國家級農產品追溯平臺生產經營主體270個、產品80個。四是開展食品安全抽檢工作。2021年全市共開展食品(含食用農產品)安全抽檢1210批次,其中普通食品570批次,合格率為98.77%;食用農產品640批次,合格率為93.59%,所有不合格樣品均已及時完成后處置。2022年食品(含食用農產品)安全抽檢任務1200批次正在陸續開展抽檢工。五抓實各類專項治理。組織開展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治理、“鮮肉”市場專項整治、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敬老院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黨政機關及企事業單位食堂安全專項整治等,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加強宣傳培訓。每年按期開展食品安全知識進校園、食品安全宣傳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安全生產月”等宣傳活動加強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宣傳培訓,24小時暢通投訴舉報渠道,依法處理群眾合理投訴,提升公眾食品安全意識。(協調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