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貴州的“村超”賽
你有沒有見過村舟賽呢?
“一二加油!一二加油……”
在東坡區永壽鎮東坡水鄉內
一場屬于村民間的龍舟隊伍較量
正在超燃打響
村迷們化身鼓手、舵手、漿手
隨著漿板在水中劃過
一場水中大戰已然揭開
而這才僅僅是村民的
日常訓練情形哦
6月8日
村落傳統龍舟賽即將在
眉山東坡區永壽鎮太平古街拉開序幕
屆時
來自永壽鎮本地村民組建的
12支隊伍將在岷江內
展開角逐 競渡龍舟
12支隊伍積極備賽中
村民利用下班時間訓練
“側身、起手、劃動……”近日,在美樂灣東坡水鄉的水域內,專業教練正在分步驟講解劃船過程中關鍵要領,百余名村民認真聽講,時不時用手模擬劃動時的動作,為即將到來的比賽做足準備,首屆村舟賽受到了當地村民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
自訓練開啟以來,每天下午17:30—20:00,12支隊伍的隊員們利用下班時間進行訓練,特別是周末,400余名隊員們聚集在訓練場上,穿好救生衣,拿好船槳,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進行練習。
49歲的羅曉勤就是其中一員,當永勝村選拔龍舟隊員的消息發出后,她便第一個報名參與。“以前父輩給我講解龍舟賽的時候,我就很喜歡聽,但是還沒有親眼看到過,這次能夠親身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我覺得很難得,也很有意義。”
永勝村龍舟隊的平均年齡只有30多歲,黨委書記鄭學超稱,按照永壽鎮龍舟隊員的選拔要求,隊員年齡為18—55歲之間,身體特別健康或有特別技能的可放寬到60周歲。“當我們動員會召開以后,就有很多村民積極報名,最后選拔出來的隊員都是經過了身體合格檢查的。”
不僅是永勝村,自永壽鎮要舉辦村舟賽的活動消息發布后,整個鎮都充斥著熱鬧的回應。這場傳統龍舟比賽不僅是村民們力量的較量,更是他們團結協作、傳承文化的重要載體。
村民參與度高 最小年齡18歲
在這12支隊伍中,年齡最小的僅18歲,最大的有60歲。為了此次比賽,每個村的村民們都凝聚在一起,為了能在端午節期間的村舟賽中取得好成績。
18歲的朱宇坤是永勝村的村民,也是一名專業的皮劃艇運動員。聽說有村舟賽,便積極報名參與,帶領村里的長輩們一起訓練。“以前都是參加職業比賽,第一次和父老鄉親們一起比賽,感覺很特別。”朱宇坤坦言,帶領鄉親們一起訓練,傳承傳統文化,延續傳統習俗,很有意義。
像朱宇坤一樣的專業選手是少數,12支隊伍里更多的是初出茅廬的“小白”選手們,經過一段時間的積極訓練,大家從龍頭擊鼓喊口號到龍身左右劃槳,整齊劃一,再到龍尾保持平衡,通過每天的配合訓練,劃船技藝不斷精進的同時,對傳統的龍舟賽也有了更為深刻地理解。
岸上圍觀的村民,紛紛拿起手機記錄,領隊也會根據實際情況,告訴大家要怎么調整,共同商量如何劃得更好,教練也會在岸上帶著隊員們操練。
“聽說鎮上要搞龍舟賽,我很激動,沒有參加到比賽當中,就出一份力幫大家搞好服務。”河塘村的車秀英只要有空,就到訓練場地,幫助訓練的村民們準備礦泉水、防曬防暑物品。
整個永壽鎮,都為這場積極到來的比賽沸騰著,每個村的村民都盡心盡力地為這份集體賽事努力著、奉獻著。
龍舟由村民捐款購買 共赴傳統文化的傳承
“鎮上要舉辦村舟賽,需要購買龍舟,希望大家自愿捐款,為村上的龍舟隊伍助力……”河塘村黨委書記徐小龍的捐款接龍信息在村民群里一經發布后,不一會兒,就響起了此起彼伏的接龍信息。
“我們村收到了來自300多戶村民的積極捐款,一共募捐了7萬余元,最少的有50元,最多的有1萬余元。”徐小龍說。河塘村近2000戶村民,而常住人口只有900戶左右,這一次的捐款,其實也從側面反映了他們村的凝聚力,讓他對村上的基層治理有了信心。
同樣在永勝村,村民自發捐款買龍舟的意愿也十分強烈,從10元到3000元不等,村民們紛紛用自己的力量為村上的龍舟隊獻力。“我們村一共是收到了5萬余元的捐款,這些錢用于龍舟、服裝等一系列比賽物資的購買。”永勝村黨委書記鄭學超說道。
為了能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村民們紛紛自發捐款購買龍舟和比賽物資,展現出強大的凝聚力和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從5元到萬元不等,一場村舟賽實則映射出了永壽鎮村民們的凝聚力。“我們本次活動買龍舟和訓練資金,均來自各村群眾自發募集,截至目前已經募集資金90多萬元,可以看出群眾對我們傳統文化活動的大力支持。”永壽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此次村舟賽不僅是一場體育競技活動,更是一次傳統文化的展示和傳承。“它讓村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自己文化的魅力和價值,也讓他們更加珍惜和傳承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永壽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村民們通過活動不僅鍛煉了身體、增進了友誼,更增強了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也進一步加強了全鎮基層治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