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由省法院、省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主辦,雅安中院承辦的“青衣沫水”杯環境資源法學優秀論文征文活動在雅安舉行。
省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白宗釗,雅安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管理分局局長朱濤,中共雅安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程德輝,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部主任、教授徐祥民以及省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應邀出席,省法學會部分領導,省高院環資庭相關負責人,攀枝花等11家中院環資審判工作分管領導、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由省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會長陽露昭主持。
中共雅安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程德輝為活動致辭。他指出,得益于獨特的生態環境資源優勢,雅安在全國、全省生態安全格局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市委、市政府以建設綠色發展示范市定位,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政治責任,雅安生態底色更加厚實。此次活動在探討環境資源法學研究的同時,將為雅安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提供更多新的思路,也必將促進雅安在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方面取得更多的新成效。
雅安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管理分局局長朱濤強調,圍繞建成“大熊貓國家公園園地共建先行區和體制試點建設示范區”目標,雅安大膽探索、先行先試,主動承接大熊貓國家公園環境資源綜合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試點工作。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分局將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政法委的領導下,會同司法部門深入推進機制落地落實,為綠美雅安建設提供優質、專業、有力的法治保障。
雅安市中院黨組書記、袁彩君院長表示,近年來,兩級法院緊緊圍繞全市發展大局,持續發揮司法裁判的規制、引領、示范作用,創新打造“1+8+N”基地建設模式,設立“環保旅游法庭”“集中補栽補種示范點”“生態修復放流點”等司法保護示范點,形成環資司法保護的矩陣效應。雅安法院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再接再厲,奮勇前行,為環境資源司法保護貢獻更多雅安實踐。
省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白宗釗強調,此次環境資源法學優秀論文征文活動是省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專門化建設工作的一次重要探索和有益實踐,法官與專家學者的交流、法學理論與審判實踐的互動將進一步增強對專門化裁判規則的總結提煉,有效提升環境資源審判法官的能力水平。
白宗釗副院長要求全省法院:
一是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準確把握“綠色原則”對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的新要求,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優美生態環境和公正環境資源司法保障的需求。二是要強化問題意識、加強調查研究,深入分析環境資源審判和專門化建設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代表性問題,創造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舉措、新辦法,全力促進裁判規則的提煉和審判制度的形成。三是堅持改革創新、狠抓工作落實,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審判職能,繼續深化環境資源專門機構建設,科學界定環境資源案件范圍,實現環資案件歸口審理,積極探索推進恢復性司法的有效途徑,努力開創環境資源審判專業化發展新局面。
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徐祥民教授向此次征文活動的優秀組織單位和獲獎作者表示祝賀,并高度肯定此次活動取得的成果。他指出,環境資源審判實務界與環境資源法學理論界的深度融合交流,一方面有利于梳理總結聚焦環境資源司法實務的重點、疑點、難點,為豐富和發展理論提供堅實的實踐基礎;另一方面環境資源法學理論界應該開闊思路拓寬視野,不斷提升理論研究水平,以更好地服務環境資源司法實踐。最后,徐祥民教授表示,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四川高院、雅安中院以及四川省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的工作。
此次活動還對“青衣沫水”杯環境資源法學優秀征文論文一、二等獎獲獎作者進行頒獎,部分獲獎論文作者分別圍繞“環境公益訴訟”“環境刑事與污染治理”“修復性司法”專題進行了交流發言。
(四川省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雅安市中級人民法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