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積極自救
消防員緊急轉移受困群眾
8月17日16:30,沱江資中縣登瀛巖水文站迎來2020年第2號洪水,洪峰水位335.95米,洪峰流量11000m3/s,水位變幅9.01米,超過保證水位0.85米。這是沱江干流內江段自1981年以來的最大洪峰。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對來勢洶洶的洪水,內江各級各部門把迎戰沱江新一輪洪峰過境作為當前中心任務,嚴防死守、嚴陣以待,全力做好各項工作。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挺身而出,以戰時狀態、戰時作風,筑起沖不垮的防洪大堤……
洪峰來襲 一天兩次提升防汛應急響應級別
洪峰將至,預警先行。
8月16日18:00,內江市氣象臺發布暴雨藍色預警,預計16日傍晚到17日夜間,內江市有一次強降雨天氣過程,資中、威遠雨量達暴雨。
22:00,內江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發布洪峰預報,沱江資中縣登瀛巖水文站將于8月17日16:00左右出現洪峰,洪峰水位334.54米,相應流量9600m3/s,超過警戒水位2.94米。
10分鐘后,內江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再次發布預報,沱江內江主城區東渡口水文站將于18日零時出現洪峰,洪峰水位303.66米,相應流量9300m3/s,超警戒水位2.46米,低于保證水位0.84米。
22:30,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啟動Ⅳ級防汛應急響應。
受強降雨及沱江回水頂托影響,16日晚至17日白天,內江境內主要河流均出現漲水,并陸續超警戒水位。
8月17日10:00,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將Ⅳ級防汛應急響應調整為Ⅲ級防汛應急響應。14:30,市防汛抗早指揮部再次將Ⅲ級防汛應急響應調整為Ⅱ級防汛應急響應。
“這是新世紀以來,內江首次啟動Ⅱ級防汛應急響應。”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副指揮長、市水利局副局長羅紅說。
一天兩次調整防汛應急響應級別,標志著沱江的防汛形勢更加嚴峻。
Ⅱ級防汛應急響應是一個“動員令”,意味著相關部門要采取相應行動,舉全市之力防汛抗災。一旦啟動Ⅱ級防汛應急響應,全市電力調度、交通運輸都要服從防洪調度,包括水電站發電、航運、公路等都將按防洪需要進行。
據內江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發布的洪峰信息,8月17日16:30,資中縣沱江登瀛巖水文站出現沱江2020年第2號洪水,洪峰水位335.95米,洪峰流量11000m3/s,水位變幅9.01米,超過保證水位0.85米。
記者從內江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獲悉,1981年,沱江資中縣登瀛巖水文站最高洪峰水位339.92米,相應流量14000m3/s;2018年汛期,沱江資中縣登瀛巖水文站洪峰水位334.68米,相應流量9780m3/s。
這意味著,新一輪沱江洪峰量級已超過剛剛過去的“8·13”洪峰以及2018年“7·12”洪峰,僅次于1981年洪峰量級。
全城動員 13萬余人緊急轉移避險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對新一輪洪水來勢洶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汛情、災情,要求把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作為重中之重,一以貫之。
內江市氣象臺發布暴雨藍色預警3個小時之后,8月16日21:00,內江市召開沱江內江段“8·17”洪峰視頻調度會,分析研判汛情,就保持戰時狀態、責任落實、預警預測、風險管控、救災準備等作出安排部署。
17日9:00,市委書記馬波主持召開會議再次部署全市防洪搶險救災工作。會后,馬波等市領導庚即分赴各縣(市、區)指導防洪搶險救災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第一時間召集相關部門召開沱江內江城區段“8·17”洪峰調度會,商討洪峰過境應對措施。市水利局成立洪峰過境應對專項工作小組,由副縣級領導牽頭,局機關及各直屬單位所有人員參加,進一步明確任務分工,細化工作落實;市應急委召開防汛救災工作視頻調度會,安排部署防范應對工作。
市防汛抗早指揮部還發出《關于做好應對“8·17”洪峰過境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級各部門認清當前嚴峻形勢,加強組織領導,進入戰時狀態,做好搶險救災,嚴肅工作紀律,確保指令暢通,處置及時。
內江各級各部門聞令而動,與時間賽跑、與洪水抗爭,以全城總動員之勢,打響沱江防洪搶險救災戰——
市中區啟動Ⅱ級防汛應急響應,在六段錦設立一個應急醫療救護點,各鎮(街道)衛生院確保1輛救護車、1支醫療應急隊做好救援準備。
東興區第一時間召集相關部門及沱江沿河鎮(街道)召開洪峰過境防汛減災緊急會議,及時組織群眾緊急轉移、搶險救災。
隆昌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深入到鎮、村,檢查指導沱江洪峰過境應急準備、防汛減災和地質災害防治等工作。
威遠縣第一時間啟動防汛應急Ⅳ級響應,安排部署防洪搶險工作,根據各鎮雨情汛情災情調集應急物資,緊急轉移安置群眾。
資中縣出動黨員干部、紅袖標、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應急民兵、志愿者等96支隊伍9590人,提前轉移群眾和物資,及時解救被困群眾。
內江經開區第一時間將強降雨和洪峰過境預警信息轉發至各部門各鎮(街道),通過微信、短信等方式向轄區各工業企業管理人員發送預警信息。
內江高新區成立迎戰“8·17”洪峰突擊隊,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先鋒模范作用,讓黨旗在抗洪救災一線高高飄揚。
市公安局迅速啟動防汛救災應急預案和應急響應機制,指揮調度全市民警、輔警投入防洪搶險救災工作。市交警部門第一時間對被淹道路進行交通管制,保障群眾出行安全。
市交通運輸部門派出45個巡查小組,設置水上交通攔截點7個、15艘各型船舶用于攔截上游大型漂浮物、失控船只等。市城管部門開啟“5+2”“白+黑”工作模式,奮戰在防洪搶險一線。內江消防救援人員快速反應,第一時間到達群眾被困地點開展人員疏散轉移工作。內江民兵第一時間趕赴重點區域,協助群眾撤離、轉移財產……
市應急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8日凌晨1:00:死亡0人、失聯0人、轉移避險133688人、解救被困群眾958人、隊伍出動29289人次、出動裝備2743臺次,轉移低洼處車輛10426輛,成功處理險情63起,轉移物資14357.3噸。
聞汛而動 黨旗飄揚在防洪搶險救災一線
面對洪峰壓境,廣大黨員干部挺身而出,以實際行動為黨旗添彩。無論是沱江防汛一線,還是轉移群眾途中,總能看到黨員的身影。
在市中區史家鎮方田村,黨支部書記張友美自8月12日以來一直堅守崗位,白天排查、晚上巡邏,絲毫不放松警惕。
在市中區大洲廣場社區,71歲黨員志愿者鐘永生發揮余熱,堅持參與防洪搶險執勤。
8月17日是民警涂宏母親的生日,一聲號令,他便放下碗筷,主動請纓奔赴防洪一線,“洪峰過境,作為一名黨員,我必須挺身而出!”。
在東興區東渡碼頭,公安交警、基干民兵和基層干部高舉黨旗,堅守現場執勤。
在資中縣城區濱江公園,從16日開始徹夜駐守的黨員、干部、民警、民兵、志愿者仍然在忙碌,直至17日夜幕低垂……
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廣大黨員干部充分發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始終堅守崗位。他們渴了,餓了,就著礦泉水和面包充饑;困了,累了,就地打個小盹兒,一刻也不松懈。
8月18日1:00,資中縣沱江登瀛巖水文站水位335.80米,流量10900立方米/秒,超警戒水位4.20米,超保證水位0.70米;內江城區沱江東渡口水位站水位304.48米,流量10200立方米/秒,超警戒水位3.28米,低于保證水位0.02米。
“為迎戰本輪洪峰,估計有公安民警、消防、民兵、網格員、志愿者等近4000人值守在沱江內江城區段,全力以赴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羅紅說。(記者 張小麗 曾利軍 付垚霖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