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軍人決戰豈止在戰場?當脫下軍裝,他們毅然選擇走向基層,走進老百姓的生活,發揚軍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硬漢品質,發揮退役軍人在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中的作用,帶領父老鄉親增收致富。
張建明今年43歲,1998年應征入伍,在綠色軍營錘煉意志,奉獻青春。2000年退役后,曾做過高薪銷售、酒店保安、自主創業……今年5月,成為舟壩鎮夏寨村村委會委員,同時兼任基層治理專干,主要負責村里的治安巡查、普法宣傳、糾紛調解及村道保潔等工作。
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有事找干部。 8月12日,記者在夏寨村采訪時,村民夏紹貴來到村委會辦公室,希望村里幫助辦理扶貧產業貸款轉期手續,張建明一邊問情況,作登記,一邊與夏紹貴拉起了“家常”。
據了解,夏紹貴是該村2017年的脫貧戶,通過扶貧產業貸款養殖山羊45只,由于沒到出欄時間,眼看著貸款期限臨近,資金卻成了難題。在了解到夏紹貴家的情況后,張建明立即動身前往夏紹貴家,幫助他完善產業貸款轉期手續相關資料,這才解了夏紹貴的燃眉之急。 “這種事情盡量不讓村民跑冤枉路,問清楚情況后,我們上門服務,把相關資料準備好,帶到村上一并辦理。干部就是為村民服務的?!睆埥鲗嵳\地說。
“幸好有張建明來幫我們辦理,要不然我要到村委會問準備啥子資料,回來后再補充,來來回回跑,自己又不懂,說不定又要跑幾趟。”對于張建明的幫助,夏紹貴很是感激。
哪里有群眾的呼聲,哪里就有村干部的身影。張建明自2000年退役之后,從百萬大軍中的普通一兵到如今的村委會委員,這一角色轉變讓張建明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自擔任村委會委員兼治理專干以來,張建明挨家挨戶了解村情民意,腳印遍布全村各個角落,無論是大事小事,只要能幫上忙,張建明從不推諉,竭盡所能為村民的生產生活提供幫助。同時憑借著軍人的良好素質和在部隊的所學所長,收獲了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和人脈資源,很快就與村民打成一片,受到當地村民好評。
據該村2組組長夏紹金介紹,2018年,夏寨村的老年人需要外出療養,但沒有車費,張建明得知情況后,無償向村上捐款2000元,使村里的老年人外出療養得以成行。
“自從張建明擔任村委會委員過后,一旦有洪水、暴雨出現,他率領防汛小組開私車,到村里的溝溪流域、山塘等地方巡邏?!闭f起張建明的務實作風,夏紹金豎起大拇指。
敢做敢試,把部隊的作風運用到實際工作中,雷厲風行,不拖拉,不推諉,這是張建明工作的真實寫照;不畏艱辛、迎難而上,高標準、嚴要求,這是張建明對自己的工作準則;面對繁瑣的基層工作,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始終牢記服務宗旨,干好本職工作,為村民多辦實事、辦好事,這是張建明最大的心愿。
“雖然離開了部隊,但我又進入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戰場’,帶領鄉親們與貧困決戰。在基層崗位上,發揮好毛細血管作用。” 臨別時,張建明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