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提升心理咨詢師、心理治療師和各單位心理專兼職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強化心理工作專兼職人員的倫理意識,提升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下心理健康服務的能力。5月12日上午,眉山市彭山區社會心理服務中心舉辦了心理咨詢與治療倫理講座,以此方式開展了對來自彭山區各單位心理咨詢室、社會工作室、心理服務站(室)、心理輔導站(室)的心理專兼職工作人員和心理危機干預志愿服務隊、心理咨詢志愿服務隊、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志愿服務隊隊員,眉山心理專家庫成員的國家二三級心理咨詢師、心理治療師、心理健康師約50余人的第一次倫理培訓。
講座由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注冊督導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首批督導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委會督導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心理學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委會督導委員會主任,四川省汶川地震災后心理援助專家組成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教育部華師大心理援助熱線平臺督導,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心理健康教育總督導肖旭擔任授課專家,講座由眉山市彭山區社會心理服務中心負責人,眉山市志愿服務聯合會副會長、眉山市和彭山區社會治安志愿者協會會長劉統華主持。
講座中,肖旭教授結合心理咨詢實踐中的常見倫理議題,講述了學習和加強倫理意識及敏感性的意義,重點解讀了《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工作倫理守則(第二版)》中的倫理總則(善行、責任、誠信、公正、尊重);肖旭教授結合案例引導大家在專業關系、知情同意、隱私權與保密性、專業勝任力與專業責任等方面進行交流探討,從把握倫理的核心原則到應用具體條例,詮釋了心理咨詢及危機干預中的常見倫理議題,強調以系統思維應對心理工作中出現的倫理問題,增強實務工作中倫理決策的科學性、有效性。在培訓中,學員結合工作中遇到的倫理問題與肖旭教授進行了探討,強調了恪守倫理守則對于促進自身專業成長,維護來訪者權益,推動心理咨詢行業規范有序發展的重要性。
培訓結束后,學員們紛紛表示肖旭教授的培訓從心理咨詢實踐出發,深入淺出,引人深思,使大家受益匪淺,課程幫助自己理清了在實際工作中遇到倫理議題時的破題思路。(周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