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化解縣域內煤礦企業關閉產生的各類矛盾糾紛,筠連縣人民法院因案施策,加強執行聯動,建立三個臺賬,實行清單推進,妥善執結一系列涉煤礦企業案件,取得良好效果。
一是建立民生案件臺賬,開展專項執行行動。全面梳理排查縣域內關閉煤礦企業,將工資給付、工傷賠償、青苗補償、山地災害賠償等民生案件納入優先處理范圍,以每家關閉煤礦企業為單位,逐一細化案件臺賬,開展專項執行行動。與縣應急管理局、各鄉鎮政府建立長效溝通聯絡機制,動態了解中央、省、市、縣四級關閉煤礦獎補資金撥付情況,對撥付到位資金及時采取執行措施,向申請執行人足額發放。近四年來,執行完畢關閉煤礦企業民生案件280余件,執行到位金額1500余萬元。
二是建立普通債權案件臺賬,開展綜合化解工作。建立關閉煤礦普通債權案件臺賬,對關閉煤礦獎補資金實際用途進行實時跟蹤監管,跟進關閉煤礦企業在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的產能指標交易情況,督促關閉煤礦企業積極支付普通債權案款,不能全額支付的,依法按比例清償。近四年來,執行完畢關閉煤礦企業普通債權案件80余件,執行到位金額2950余萬元。對確無財產可供執行或財產不足以全部清償的案件,積極引導當事人啟動“執轉破”程序,進行破產清算,最大限度兌現當事人勝訴權益。截止目前,已報送“執轉破”煤礦企業3家,有效化解普通債權案件30余件。
三是建立生產煤礦企業臺賬,注重執行和解工作。嚴格貫徹落實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對尚在生產的煤礦企業建立臺賬,根據生產經營和債務履行能力情況,積極引導雙方當事人達成分期履行和解協議,并督促煤礦企業在正常生產期間按承諾分期履行債務。對可能存在逃避執行的煤礦企業,在不影響正常生產經營的前提下靈活采取查封、凍結、扣押等強制執行措施,督促煤礦企業主動履行債務。截止目前,促成生產煤礦企業達成分期履行案件70余件,實現強制執行手段與善意文明執行深度融合,取得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四川省筠連縣人民法院 劉俊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