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納溪區永寧司法所成功調處一起長達三月之久的鄰里糾紛,雙方當事人以禮致和,停止爭吵。
該糾紛發生在今年9月,勝利街社區青年小區臨街一門市業主開門營業,迎面襲來一股臭味,發現是隔壁蔡某門市的污水滲透到自家產生的。經排查,污水滲透原因是蔡某樓上住戶的下水管道堵塞,而近期蔡某門市空閑,沒有發現,導致門市廁所倒灌,使門市地板磚損壞、墻壁受損,于是蔡某提出訴求,要求門市重新裝修,費用由樓上住戶分攤。
當天物業管理人員請來工人師傅及時疏通下水管道,并與樓上住戶協商門市修繕事宜,然而樓上住戶提出堵塞是因為蔡某沒有按照開發商的設計,擅自在門市改建廁所造成的,損失與他們無關。在社區、物業管理幾次協調下,雙方都未達成一致意見。蔡某見時間一天天過去,自己門市受損也無法進行出租,就先自行裝修,共花費7000余元。
永寧司法所在了解情況后,及時介入,組織調解,在聽取雙方陳述后,調解員了解到蔡某平時與樓上其他戶主相處較好,并無其他矛盾,便針對性向雙方講述了“六尺巷”鄰里相互謙讓的故事,并從《民法典》物權編中關于相鄰關系享受的權利和義務,進行釋法。
在調解員耐心細致講解后,蔡某主動提出裝修費用自己承擔大部分,樓上其他戶主適當出點,大家打交道時間也多,就不必太計較了;樓上戶主通過講解后也明白,大家都有責任共同維護公共部分,表示將承擔一部分費用。雙方約定,由樓上5戶業主每戶出400元,共計2000元作為補償給蔡某的裝修費,蔡某承擔5000元。至此這起糾紛終于畫上圓滿的句號,大家化干戈為玉帛。
(吳萬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