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區以“川音藝谷”鄉村振興項目為載體,以特有歷史人文、音樂學院為支撐,以法治熊貓——熊博士一生與法律相遇相融的故事為主線,以藝創為表現手法,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內核靈魂,打造“藝法同行、法護藝創”主題的法治文化體驗基地,著力形成具有新都特色的法治文化IP、成為持續提升公民法治素養的觀測點。
位于石板灘街道韓娥社區的川音藝谷法治文化體驗基地以做實普法體驗場景、做強法治藝創產業、做精藝創法律服務、做優園區法治化營商環境為抓手,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積極探索“守法普法”的新模式。一是建設文藝范的法治教育陣地。基地門頭采用二八音樂符號藝術變型設計,突出普法抓住“關鍵少數”。法治雕塑廣場采用經典法治故事雕刻作品,展現習近平法治思想及民法典基本原則理念。法治長廊采用法治藝術場景引導+典型案例釋法拓展+交互教育沉浸體驗的方式展現熊博士的法治人生。二是創作多元化法治文化產品。使用四川獨有物種熊貓,創作形象的熊貓法字LOGO;借鑒新都漢朝說唱俑,創作說法熊貓吉祥物。與川音藝谷項目的運營方建立合作機制,舉辦新都區法治文化作品展覽、評選活動,鼓勵創作具有法治內涵的雕塑、書法、攝影、音樂等藝術產品作品。三是推動公共法律服務向園區延伸。布局川音藝谷法律之家,發揮社區法律顧問服務團隊的作用,積極為項目建設提供合同合法性審查等法律服務,為川音藝谷文創園建設保駕護航。四是建立知識產權保護聯盟。設立川音藝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融合多部門的職能作用,營造良好的國際營商環境,增強藝創產業創作創新的活力。
體驗基地總體彰顯政治性、場景性、藝術性、互動性、智慧性相融合的特征。一是體現出堅定的政治方向。采用藝術創作的表現手法,深入淺出介紹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憲法法律至上、中國法制史等內容,在欣賞藝術作品、寓教于樂的過程中領悟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刻內涵。二是普法工作與地域的歷史人文、優勢資源產業結合。充分利用新都說唱俑、四川音樂學院資源及四川獨有物種熊貓,推動藝術和法治的深度融合,用多種藝術創作的表現形式,闡述出淺顯易懂的法治理念,讓公民在觀光休閑中,沉浸式地接受法治熏陶。三是實現了法治宣傳實效新提升。打破傳統單調的普法宣傳形式,推動普法宣傳從“靜態”到“動態”“灌輸式”到“沉浸式”“被動接收”到“主動參與”三個轉變。四是推動法治文化產業發展。以川音藝谷鄉村振興項目為載體,聚焦繁榮發展我區法治文化,持續不斷創作豐富的文化作品,又促進鄉村“川音藝谷”產業的持續發展,實現普法、文旅、產業融合,進一步推動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目前,川音藝谷法治文化體驗基地已形成日接待能力600人次以上普法教育能力。下一步,我們將在天府沸騰小鎮、足球音樂小鎮、尖峰運動小鎮等農商文旅體綜合開發項目,匯聚法治藝術場景,讓伴著熊貓吃火鍋、聽著音樂去滑雪、融入生活去普法成為一種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