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正月十五,元宵節。
當天上午,羅興樹一上班就收到一條短信:“羅警官,元宵節快樂!在這個團圓的日子,我祝愿您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發短信的人名叫軍軍(化名),是羅興樹在從事打拐生涯中,成功解救的受害人之一。
從1999年從事打拐工作以來,作為一名內江市公安局的“專職”打拐民警,羅興樹在過去的21年中,先后偵破了拐賣婦女兒童案件50余件,成功解救了100余人,使50多個家庭“破鏡重圓”。
在內江,羅興樹具有超高的人氣,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為“拐哥”。近日,記者走近“拐哥”,傾聽他的“打拐人生”。
(一)
明月明月明月 爭奈乍圓還缺。
“如果這些案子都破了,被拐的孩子都找到了,那這個元宵節就完美了。”2月26日上,在辦公室,翻閱著卷宗,羅興樹顯得有些惆悵。
還有兩年時間就要退休的羅興樹說,他希望在退休之前,能夠盡可能了再破一些案子,再找回一些被拐的孩子……
“那樣,我退休后,遺憾也要少一些。”1998年,從部隊轉業后地方公安的羅興樹,在次年(1999年)便開始接手打拐工作。
21世紀初期,中國拐賣人口違法犯罪十分猖獗,受害者主要包括小孩和婦女。而羅興樹至今都還清楚地記得自己辦理的第一次涉拐案件。
“在那個案子中,我們成功地解救了6名被拐賣的青年女性。”羅興樹回憶道,此案就發生在他從事打拐工作的第二年。
自從負責打拐工作以后,羅興樹便將全市所有涉拐的案件進行重新梳理、研判,尋找線索。
“那時候,我們要見羅興樹一面,比見公安局局長還難。”為了能夠找到有用線索,羅興樹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東奔西跑。
2000年,為打擊販賣人口違法犯罪的囂張氣焰,全國開展了一場“打拐專項斗爭”。
在這場專項斗爭中,羅興樹成功破獲了一起拐賣婦女案,解救了6名被拐至外省的青年女性。羅興樹被四川省公安廳榮記個人三等功一次。
首戰告捷,更加讓羅興樹堅定了自己的打拐決心。之后,在打拐的道路上,他越打越猛,越打越準。在他的幫助下,一個個被拐的受害者,重新回到親人的身邊;一個個破碎的家庭破鏡重圓。
據統計,自從1999年從事打拐工作以來,羅興樹先后偵破了拐賣婦女兒童案件50余件,成功解救了100余人,幫助50余個家庭團圓……
(二)
1999年,內江發生了一個拐賣兒童案,一個正在上幼兒園的小孩牛牛(化名)被人販子拐賣了。
案發后,看著牛牛的家人整天以淚洗面,羅興樹暗下決心,一定要盡全力,找到牛牛,讓他回到父母身邊。
走訪、搜集線索、分析案情……
羅興說,那時候尋找線索確實比較難,只有靠多走、多問、多看、多想。
然而,不管羅興樹多么努力,案件卻遲遲沒有進展。“我當時最害怕面對孩子的家人。”羅興樹說,每當牛牛的家人詢問案情時,自己不知道如何面對家屬。
2014年,距離案發后的第16個年頭,案件終于有了進展。
羅興樹通過對案件的再次梳理和走訪發現,牛牛很有可能被拐賣至福建省。
為了核實線索,羅興樹多次前往福建,并成功找到牛牛。此時,那個被拐時只有5歲半的小孩已經長大成人。
當看到闊別16年,牛牛再次與家人重逢那一幕時,羅興樹落下了眼淚。“十六年的堅持沒有白費。”羅興樹說。
牛牛是被找到了,但當年是誰拐賣了他呢?
被拐的孩子回家后,羅興樹心里再次做了一個決定——要讓拐賣孩子的人受到法律的嚴懲。
羅興樹調取案卷,認真分析案件中的每一個細節,在局領導的同意下,再次對此案進行立案調查。
同時,該案也被四川省公安廳列為掛牌督辦案件。
為了偵破此案,內江市公安局成立了一個包括羅興樹在內的專案組。羅興樹與專案組為尋找牛牛被拐賣的線索,再次前往福建走訪并成功找到了線索。
經調查得知,1999年4月8日中午,犯罪嫌疑人邱某某伙同周某某,竄至東興區,使用玩具槍誘騙牛牛并將其帶至福建,以人民幣5000元販賣給了當地人鄭某某。
案件查明后,專案組分別在2014年9月和2015年將涉案人員邱某某、周某某抓獲。
“我們不僅要盡全力找到被拐的孩子,還要依法嚴厲打擊拐賣人口的違法行為人。”羅興說。
(三)
2019年8月6日,內江市資中縣。
被拐賣10年之久的黃貝兒(化名)在羅興樹和其養父等人的陪同下,終于回到了內江。
“這個案子是我偵辦的案件中最為復雜的一個案子。”羅興樹,為了偵破該案,他先后前往廣東、福建、湖南等地10余次,行程數萬公里。
2009年,資中縣3歲大小的黃貝兒失蹤了。
案發后,資中警方迅速組織警力在全城尋找黃貝兒的蹤跡,并及時將案情上報內江市公安局。
“當時接到資中警方的案情上報后,市公安局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將案情向四川省公安廳進行了上報。”羅興說回憶道。
“省廳接到我們的案情后,告知類似案件在四川南充、廣安、資陽等地也有發生。”羅興樹說,由于嫌疑人作案手法相似,四川省公安廳決定由省公安廳牽頭成立專案組,專案組成員單位由涉及案發地的公安機關組成。
此外,該案件得到了公安部的高度重視,被公安部列為公安部掛牌督辦案件。
然而,就在專案組對所有案件進行并案偵查時,2014年4月26日,遂寧市蓬溪縣再次發案。
蓬溪縣發案后,遂寧警方全力偵破,并成功將犯罪嫌疑人王某某(男,達州市渠縣人)擋獲。
嫌疑人王某某落網后,如實供述了自己先后在南充、內江、廣安、資陽等地拐賣兒童的違法行為。
據王某某交代,他先后在四川境內以誘騙的形式,共拐賣了7名小孩,均販賣至廣東汕頭和潮州兩地。
王某某的落網,讓羅興樹和被拐兒童家人看到了希望。但由于王某某自己也不清楚那些孩子被販賣的具體地點,整個解救工作陷入了“死胡同”……
2017年12月,時任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陳士渠到騰訊調研時,了解到了騰訊優圖試驗室的跨歲數人臉辨認技術,于是將這一技術推薦給了四川警方。
據了解,此前騰訊等公司使用人工智能協助尋親,已有不少成功經驗。
有了跨歲數人臉辨認技術后,專案組便有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2018年4月,在優圖試驗室跨歲數人臉辨認技術支持下,專案組從廣東省的2000多萬名兒童中,成功鎖定了80多名與四川被拐兒童高度相似的信息。
范圍從2000多萬縮小至80多人,大大減輕了專案組的工作量,鎖定高度相似人員后,專案組再次前往廣東省,并在公安部和教育部的協助下,對鎖定的80多名孩子進行DNA樣本比對。
比對結果出來后,羅興樹格外激動,因為在這80多名孩子中,有4名是被拐孩子,而黃貝兒就是其中之一。
得到消息后,羅興樹立即動身,再次前往廣東省,并將黃貝兒帶回了內江,與親生父母團聚。
(四)
近年來,拐賣案件大幅度下降,羅興樹的工作重心也發生了變化,從過去的全力打拐轉變為全力防拐。
利用各種節日,走進學校、社區,積極組織開展防拐賣宣傳活動成為近幾年羅興樹的“主業”。
為了讓防拐知識深入人心,羅興樹結合自己的打拐經歷,設計了一套防拐宣傳冊。此外,他還和當地電視臺合作,拍攝《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防拐宣傳片,提醒市民增強防范意識,確保小孩安全。
2017年,羅興樹按照《中華兒慈會“寶貝回家計劃”回家希望項目》的相關要求,組織開展了21場幼兒園反拐宣傳活動,并取得很好的效果,深受家長稱贊。
羅興樹說,“打了21年的拐,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天下無拐。”
(雷小平 內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曾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