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火炬傳遞成都站第五傳遞日活動,在西南交通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成都大學以及東安湖體育公園繼續進行。其中,民建成都高新區總支副主委、成都智元匯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鄧波是第88棒火炬手。
作為本次傳遞火炬手,鄧波希望自己呈現出最好的精神面貌和狀態,在他看來,圣火不只是自己的榮譽,更代表了自己身后龐大的川商群體,詮釋著這個群體不屈不撓、永不言敗的精神。
“我創業這么多年,兩鬢都斑白了,但是這個精氣神兒是自古以來川人身上流淌的。”鄧波說,創業和體育都需要一種堅韌,雖然只有短短的這么一段路程,但自己要向世界展示出川人、川商十足的勇氣和干勁。
希望展示成都企業家的樂觀堅韌
火炬手的角色,讓鄧波愈加理解了成都大運會的精神內核。
曾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失去了第一份產業的他,深知努力付諸一炬的心痛和迷茫。從頭再來,他從曾經的食品加工行業轉變為數字信息技術,把握住了科技創新的風口。
他也曾負債前行,“但我相信,創業是一場永不落幕的馬拉松,只要方向和目標是對的,過程中摔一跤或者遇到一個彎道,都不是特別難的事。”他曾見過不少急于求成的創業者,因而總是勸慰他們,創業是因為堅持而才有希望的事情,失敗有時反而會帶來更多的經驗和教訓。
這也和體育精神十分相似。“青年正處于人生的上升期,前路有很多不確定性。”他說,也許沖著冠軍去,最后籍籍無名,沒有鮮花和掌聲。“但是在青澀中一路前行,靠著意志力不斷讓自己更強大,那么在這持久的期待和付出中,無論年齡如何,都會不斷取得成長。城市、企業亦如是。”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在鄧波看來,正是蜀道的艱難險阻鑄就了四川人獨有的樂觀和進取心。自古以來走出去的川商,具備離開安樂窩的勇氣,錘煉出翻越崇山峻嶺的能力,“因此川人出川后無論是做生意,還是在別的領域,都有著不俗的表現。”
城市土壤助力“小巨人”持續成長
鄧波創立的智元匯,最初誕生在一套100余平方米的民房中。乘著成都信息技術產業崛起的東風,如今已經成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鄧波認為,成都在三個方面為企業提供了寶貴的支持。極高的包容度吸引來了五湖四海的人才,而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城市調性孕育著極大的市場,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了足夠強的承載力。此外,成都發展起了獨特的臨空經濟,助推具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走出去。
成都豐富的城市場景,也是企業廣闊的“實驗場”。十幾年來,成都狂飆突進的城市交通建設,讓同樣致力于此領域的智元匯乘風而起,由此摸索出了日漸成熟的商業模式,在產品走向全中國和海外時,都有較強的競爭力。
在加速轉動的城市齒輪背后,“智慧蓉城”物聯感知平臺、成都地鐵、大運會定制公交專線等正在全速運轉中。成都大運會期間,鄧波的企業將為“智慧蓉城”城市運行平臺提供數據支持及保障服務,優化觀賽人員、外來游客等的出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