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保護生態環境,在第53個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名山區法院深入名山區馬嶺鎮山嬌村、城區民益路等地,開展法治集中宣傳教育活動。
法治建設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宣傳國家法律法規只有靠近最前沿,才能達此目的。在名山區馬嶺鎮山嬌村,名山區法院聯合馬嶺鎮政府,在山嬌村村委會為村組干部和群眾講授了一堂關于非法捕撈水產品罪的生動法治課,法院干警圍繞非法捕撈水產品罪的法律規定、雅安市禁漁期政策、禁漁期、禁漁區、禁用的工具和方法等概念為要點,結合近五年來本轄區審理的非法捕撈水產品罪的真實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了用電捕魚對生態環境的危害及非法捕撈水產品罪的法律后果,并希望村組干部加強對群眾的法治宣教,引導廣大群眾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積極舉報非法捕撈違法犯罪線索,拒絕非法捕撈,共同維護生態水域水產資源安全。
在城區民益路,法院干警會同區檢察院、生態環境局等單位開展了“六五”環境日集中宣傳活動。活動中,法院干警們通過設立宣傳橫幅、發放宣傳資料、解答群眾問題等多種形式,結合日常審判工作,以案釋法,現場向群眾講解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倡導群眾積極參與保護自然環境,共同守護綠水青山。活動中共發放宣傳資料150余份,解答群眾問題5次,切實提高了群眾自覺遵守環保法律法規和保護環境的意識,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近年來,名山區法院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提升保障生態優先、助推綠色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持續延伸司法職能,加大環境保護普法宣傳,嚴厲打擊各類破壞環境的犯罪行為,用司法實踐守護綠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