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屏山法院普法小課堂:“守護自我,拒絕猥褻——帶你勇敢說‘不’!”

        來源:屏山縣人民法院 作者:楊鈴麟 發布時間:2024-11-21 16:11:24

        每個人都享有身體和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的基本權利。然而,猥褻行為是對這一權利的嚴重踐踏,不僅給受害者帶來身心的傷害,也破壞了社會和諧與秩序。今天,屏山法院與大家一起了解對猥褻行為的法律規定,提高法律意識,保護自己。

        一、什么是猥褻行為?

        猥褻行為是指以刺激或者滿足性欲為目的,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實施的淫穢行為。

        強制猥褻則是指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制猥褻他人的行為。

        “暴力”手段,是指對被害人的身體實行打擊或者強制,如毆打、捆綁、禁閉等強制性行為;“脅迫”手段,是指以惡害相通告迫使被害人就范,包括以暴力相脅迫,以非暴力如以揭發隱私、毀壞名譽相脅迫等;“其他方法”,是指暴力、脅迫以外的其他使婦女無法反抗、不知反抗的手段,如利用被害人處于昏迷狀態而乘機實施猥褻。

        二、猥褻行為的法律后果

        1.治安管理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猥褻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場所故意裸露身體,情節惡劣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猥褻智力殘疾人、精神病人、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2.刑事責任

        對于情節嚴重的強制猥褻行為,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條的規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制猥褻他人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眾或者在公共場所當眾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惡劣情節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褻兒童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一)猥褻兒童多人或者多次的;(二)聚眾猥褻兒童的,或者在公共場所當眾猥褻兒童,情節惡劣的;(三)造成兒童傷害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四)猥褻手段惡劣或者有其他惡劣情節的。

        三、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男子在公交車上趁人多擁擠之際,對一名女性乘客進行偷摸、磨蹭隱私部位等猥褻。經公安機關調查取證后,該男子因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被處以行政拘留。

        案例二:甲、乙經密謀深夜一起到某工廠女宿舍實施猥褻。之后,甲、乙二人趁女宿舍未鎖鐵門和深夜女員工熟睡之機,進入三樓宿舍。當晚凌晨2時許,二人在三樓一寢室,采取捂嘴、壓制身體的手段,強行撫摸被害人丙的隱私部位并親吻其頸部,后因該寢室的其他女員工被驚醒并驚動了值班安保人員,甲、乙二人逃離現場。最終,甲、乙犯強制猥褻罪被判處刑事處罰。

        案例三:甲某以持有被害人乙某(女,時年16歲)隱私部位視頻相威脅,迫使被害人與其網絡裸聊,并在視頻聊天過程中,讓被害人撫摸隱私部位供其觀看。次日,甲某再次要求被害人通過網絡視頻聊天方式撫摸隱私部位供其觀看未果,后被抓獲歸案,并被判處刑事處罰。

        這些案例告訴我們,無論是輕微的猥褻行為還是嚴重的強制猥褻犯罪,無論是接觸性還是非接觸性的,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行為人通過網絡隔空猥褻,雖與被害人并無實際肢體接觸,但采用脅迫方式對未成年被害人進行精神強制,進而實施犯罪行為,對被害人身心造成嚴重傷害,符合強制猥褻罪的構成要件。針對未成年人實施的猥褻行為,不論是在現實空間還是信息網絡空間,都應當貫徹從嚴懲處的方針,依法定罪處罰,體現對未成年人的特殊、優先保護。

        四、如何防范和應對猥褻?

        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刻保持警惕,注意周圍環境的變化,避免單獨行動于偏僻或人員稀少的地方。

        學會拒絕和反抗:當遇到猥褻行為時,要勇敢地說“不”,并盡量尋求周圍人的幫助或報警。

        保留證據:在遭遇猥褻后,要及時保留相關證據,如現場照片、視頻、衣物上的痕跡等,以便后續報警和維權。

        尋求法律幫助:無論是遭受輕微的猥褻行為還是嚴重的強制猥褻犯罪,都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并尋求法律專業人士的幫助。

        五、結語

        猥褻行為是對他人人格尊嚴的嚴重侵犯,應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我們每個人都應提高法律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共同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秩序。同時,對于遭受猥褻的受害者,社會應給予更多的關愛和支持,幫助他們走出陰影,重拾生活的信心。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丰县| 饶河县| 台江县| 邹城市| 林口县| 民和| 林州市| 滦平县| 博罗县| 博客| 土默特右旗| 武冈市| 昂仁县| 庆阳市| 澳门| 明水县| 文山县| 梓潼县| 吉水县| 公主岭市| 体育| 岳阳县| 务川| 和平县| 大兴区| 望谟县| 祁门县| 新晃| 嘉荫县| 炎陵县| 天祝| 吉林省| 洞口县| 安岳县| 西乡县| 乐亭县| 通辽市| 陇川县| 久治县| 元氏县| 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