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金坪鎮金堂村的一處院壩里坐滿了40余名村民,品嘗由翠屏區金秋湖法庭、金坪鎮司法所聯合舉辦的普法壩壩宴。村民表示,法律“菜品”很硬、味道鮮美。
第一道“菜品”是憲法、民法典。金秋湖法庭副庭長朱睿、法官助理曾帥以“法條解讀+典型案例”的方式,詳細講解憲法、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等法律知識,分析農村地區常見的土地糾紛、婚姻家庭、民間借貸、消費糾紛、交通事故糾紛、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特點,提出了防范處理對策和依法維權建議。
第二道“菜品”是電信詐騙、養老詐騙。法官以審理的電信詐騙、養老詐詐騙案例為切入口,深入淺出講解了農村地區常見電信詐騙、網絡詐騙的常見作案手法,提醒大家謹記“不聽、不信、不轉賬、不匯款”,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第三道“菜品”是防范境外非法務工陷阱。近年來,以高薪誘惑人員偷渡境外實施詐騙、綁架犯罪活動較多,特別是東南亞地區,已成為此類犯罪人員的主要聚集地。被騙者落地后大多從事與報酬明顯不相稱的工作,部分人員遭到暴力對待,被囚禁、毆打、凌虐等。法官提醒廣大群眾擦亮眼睛,警惕詐騙分子的“高薪”誘惑,千萬不可非法越境,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壓軸菜是“互動”。“網購買到了假農資,該怎么辦?”“朋友借了我的錢沒打借條,能要回來了嗎?”“因為戀愛送的聘禮,分手了可以退嗎?”現場村民提出了生產生活中遇到的法律疑問,法院干警一一解答,現場解決群眾訴求,并向村社干部、村民發放了民法典、防范電信詐騙等法律書籍和宣傳冊,公布了法庭和法官的聯系方式,方便村民咨詢和預約。
據了解,農村是基層社會治理的末梢環節,法律進鄉村重在接地氣、重實效。金秋湖法庭聯合相關單位通過普法壩壩宴、巡回法庭、上門調解、法治講座、培養法律明白人等手段,將法律送進集市、村落、聚居點、庭院,讓法律真正走進群眾生活、走入百姓心中。“普法宣傳進村入戶,不僅有利于增強群眾的法治意識,也架起了法院與群眾的‘連心橋’”。金堂村黨支部負責人說道。
(田明耀 彭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