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模擬法庭+法治宣講,檢察官保護少年的你

        來源:井研縣人民檢察院 作者: 發布時間:2023-06-21 10:03:21

        隨著法槌落下

        庭審正式開始

        庭審現場嚴肅有序

        在審判長的主持下

        法庭調查、法庭辯論

        被告人最后陳述有序進行......

        1687313025861.png

        近日,井研縣檢察院“橘鄉星火”未成年人檢察團隊在井研縣高級職業中學以“拒絕校園欺凌,共建和諧校園”為主題,組織該校學生開展了一次生動的模擬法庭活動。


        1687313044227.png

        此次模擬法庭以一起未成年人校園尋釁滋事案件為背景,由該校15名學生分別扮演審判長、審判員、書記員、公訴人、被告人、法定代理人、辯護人、法警等角色。

        1687313063587.png

        從宣讀法庭紀律、押解被告人到庭,到公訴人宣讀起訴書、辯護人進行辯護、被告人作最后陳述......整個模擬庭審表演生動,過程逼真,讓師生們沉浸式感受法庭審理案件的流程,讓大家對我國公訴審判制度有更直觀的了解,對司法權威有更真切的認識。

        1687313094940.png

        模擬法庭結束后,“橘鄉星火”未成年人檢察團隊負責人對“庭審”效果進行了點評,并結合“庭審”案例進行法治宣講,檢察官從“什么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的主要類型”“校園欺凌的危害”“遇到校園欺凌怎么辦”等方面入手,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著重講解了“校園欺凌”相關內容,并結合現階段學生的年齡特征,為學生全方面、多方位地普及未成人保護的相關法律知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增強遵紀守法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自覺做到懂法、學法、守法、用法。

        近年來,井研縣檢察院“橘鄉星火”未成年人檢察團隊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以“模擬法庭進校園”“檢察開放日”“法治進校園”“留守兒童關愛服務”等形式加強未成年人法治宣傳,為青少年成長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下一步,該團隊將繼續創新方式方法,融合青少年法治教育特點,提升校園普法活動的啟發性、互動性、參與性,幫助孩子們塑造法治精神、提升法治素養,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學生感悟

        學生代表廖悅彤:

        通過這次模擬法庭和預防校園欺凌的法治講座讓我受益匪淺,認識到了什么是校園欺凌以及校園欺凌的危害,正確掌握了預防校園欺凌的方法,感謝檢察院和學校組織這次活動。

        學生代表李睿:

        第一次近距離體驗到法庭的莊嚴與肅穆,體會到法律的公平與正義,也學會了在遭遇不法侵害時要勇于發聲,敢于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堅決不做違法的事。

        檢察官小貼士

        什么是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也稱校園暴力,是指發生在校園內外、學生之間,一次或多次畜意或者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的行為。

        校園欺凌有哪些類型?

        ●肢體欺凌:利用身體動作毆打、踢踹、絆倒等直接攻擊他人。

        ●言語欺凌:取侮辱性綽號、辱罵、譏諷、嘲弄、恐嚇、用言語刺傷或嘲笑評論別人。

        ●社交關系欺凌:通過與其他人共同排擠、孤立被欺凌者,使其被排擠在團體之外。

        ●網絡欺凌:利用互聯網等多元網絡媒介散播傷害被欺凌者的言論、圖片或視頻等。

        ●財務欺凌:損毀被欺凌者的物品或索要錢財。

        ●性欺凌:是指以性或身體特殊部位為取笑、玩弄對象等行為。

        遭遇校園欺凌該怎么辦?

        1、針對孩子:

        ①保持鎮定:不能膽怯忍受,更不能以暴制暴,要理智機智的解決問題。

        ②機智求救:向路人呼叫求助或采用異常動作引起周圍人的注意。

        ③生命第一:要注意策略,留存欺凌證據,依法保護自己。

        ④敢于告訴成年人(親人和老師)。

        ⑤記住相關重要人員的聯系方式(親人、老師),關鍵時刻尋求幫助。

        2、針對家長:

        ①與老師溝通和確認情況,商議解決辦法,注意避免在處理過程中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②直接與孩子溝通討論。避免孩子因羞恥和尷尬而不愿提及。適時鼓勵,讓孩子信任,給孩子信心,并且隨時可以得到你的協助。

        ③暫時放下其他事務陪伴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穩定孩子的情緒。無論孩子表現出何種行為和狀態或不愿說出具體情況,也不要斥責其懦弱,都要耐心陪護。

        ④如果孩子在心理上出現害怕上學、害怕出門、交友焦慮,自閉、自傷甚至自殺等傾向,要聯系專業人士給予疏導幫助。 

        ⑤如果欺凌和暴力多發生在上放學路上,要親自接送或安排較年長的學生陪同孩子上下學,直到問題解決。

        ⑥關注孩子性格,培養孩子與人交往和相處的能力和信心。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洮县| 苏尼特左旗| 慈利县| 大竹县| 淮阳县| 金山区| 澄江县| 盱眙县| 双柏县| 潼关县| 会泽县| 贡觉县| 波密县| 达孜县| 马关县| 衡南县| 图们市| 建宁县| 湾仔区| 张掖市| 建始县| 崇明县| 牟定县| 浦江县| 浮山县| 永靖县| 金湖县| 双柏县| 铁力市| 获嘉县| 衡水市| 东宁县| 邵东县| 布拖县| 云林县| 西乌珠穆沁旗| 平武县| 攀枝花市| 阿图什市| 关岭| 巴林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