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普法宣傳“邂逅”非遺,開啟普法新方式

        來源:敘永縣司法局 作者:梁光均 發布時間:2023-09-23 22:50:38

        吊洞砂鍋、兩河桃片、打鐵花…“法治+非遺”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近期,兩河鎮創新法治宣傳載體,積極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普法宣傳的融合發展,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傳遞法治觀念,用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實現普法宣傳最大化。

        一是將非遺文化融入法律明白人隊伍建設。敘永縣吊洞砂鍋博物館位于敘永縣兩河鎮天生橋村65號,龔家祖先帶著燒砂鍋技術來到敘永兩河吊洞一帶,從事砂鍋燒制,沿襲至今已有230余年,屬省級非遺,傳至龔開貴已是第七代。經過法治培訓,龔家父子三人均為法律明白人,三人通過進校園、進景點(沙鍋文化與桃花塢聯界打造)、進餐飲等不定期開展培訓和非遺體驗活動,宣講專利申請與保護、文物保護、民法等方面法律法規,讓群眾在體驗傳統文化、了解非遺、愛上非遺的同時受到法律的熏陶。

        二是將非遺文化融入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一方面積極組織法律明白人、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等群體,有針對性地開展普法活動,在兩河桃片基地、兩河社區實踐工作站設立法律圖書角,在樂郎村法治夜校開展“打鐵花”表演并在活動中融入法治文化元素;另一方面在兩河鎮天生橋村吊洞砂鍋博物館內“法律明白人”實踐工作站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動,以“兩參觀+兩體驗”的形式為主:參觀“敘永縣吊洞砂鍋博物館”、“兩河吊洞砂鍋遺址(縣級文物保護遺址)”,體驗砂鍋制作、體驗原材料采集,課程采用多樣化互動式教學,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啟發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同時結合學校實際,作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宣傳。

        三是將非遺文化融入法治文藝作品創作。開展法治文化宣傳創作活動,吊洞砂鍋制作的砂鍋件“小手牽大手”在禁毒宣傳活動中給廣大參觀群眾留下深刻印象。兩河桃片宣傳片融合傳統文化、兩河鎮農耕文化和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讓該作品接地氣、聚人氣,得到了群眾的廣泛歡迎。

        兩河鎮用法治的方式傳承 “非遺文化”,在普法工作中打文化牌,在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注入法治文化,兩者有機結合、相得益彰,切實增強了法治文化的影響力、滲透力和感染力,也更好的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締造了特色法治文化新品牌和非遺傳承新方式。

         


        責任編輯:楊睿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盱眙县| 平果县| 西乌珠穆沁旗| 陇川县| 高雄县| 余庆县| 闸北区| 宣汉县| 额敏县| 遂昌县| 湘潭县| 元阳县| 鸡西市| 南汇区| 合川市| 武陟县| 洞口县| 阳谷县| 新昌县| 呼和浩特市| 新津县| 临高县| 长兴县| 丰台区| 香格里拉县| 太康县| 万荣县| 攀枝花市| 桂阳县| 二连浩特市| 任丘市| 柳州市| 左云县| 那坡县| 疏附县| 巨野县| 井研县| 剑河县| 宁陕县| 台东县| 乌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