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憲法日
我與憲法的故事
12月4日是第十個國家憲法日。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也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從出生那一刻開始,憲法就與每一個人形影不離,息息相關。今天,一起來聽聽他們與憲法的故事。
女兒發現了我的“秘密”
三監區監區長 邵凌
尋常的一個周末,我在家整理書柜,女兒彤彤好奇地跟著我翻翻找找,不一會兒就神神秘秘地跑了出去,客廳里隨即傳來妻子開心的笑聲。彤彤回到書房,舉著一本《憲法知識讀本》,得意地喊著:“爸爸,我發現這本書里有個人和你名字一樣。媽媽說,那個人就是你!”
邵凌參與編寫的
《憲法知識讀本》
這天下午,彤彤一直坐在書房翻閱這本書。我問她,書里的字都認識嗎?她點點頭,“雖然不太懂寫了些什么,但看到滿篇都是只在新聞里聽過的‘憲法’。爸爸,你不是監獄警察嗎?怎么還懂憲法呢?”
我摸了摸她的頭:“監獄是國家刑罰的執行機關,作為執法者當然要懂法,更要懂憲法。監獄里的罪犯也要學法。監獄除了對罪犯的懲罰功能,還承擔著教育改造功能,很多罪犯就是由于不懂法、不敬畏法,才走上了犯罪的歧路。爸爸和叔叔阿姨們編寫的這本《憲法知識讀本》,就是司法部指定的罪犯學習憲法知識的教材。你看,書里配有動漫插圖,即使部分罪犯文化程度不高,也能很好地理解和學習憲法。”
邵凌在監區給罪犯上課
“那我不是警察,也沒犯法,是不是就不用學憲法了呢?”彤彤又問。
“當然不是啦!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應該學習憲法尊崇憲法——你還記得我們的暑假旅行嗎?”
“當然記得!”彤彤笑著回憶起那趟貴州之旅:在侗族大歌中感受“余音繞梁”,在三都水族文化博物館臨摹奇妙的水族文字,在長桌宴感受布依族的熱情好客,在榕江“村超”與來自全國各地、不同民族的游客一起為球隊加油……
我翻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條,讓她讀一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彤彤捧起書,一字一頓地讀完這一條,仍有些似懂非懂。
“因為憲法的這條規定,各民族都有了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自由,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風俗習慣的自由,我們才能享受到如此豐富的民族文化盛宴。”我將這本《憲法知識讀本》鄭重地遞給了她,“也許你現在還不太能讀懂這本書的內容,但它和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工作都息息相關。從你出生那一天起,憲法就和爸爸一樣,一直在保護你。”
邵凌作為“深藍”志愿者
到學校進行法治宣講
我的“法考”路
財務與工資福利科民警 劉垸岑
又是一年“法考”季,看著朋友圈里大家分享著或考上的喜悅,或“來年再戰”的決心,我不由地想起了兩年前奮戰“法考”的自己。
作為一個非法律專業,從事財務工作的監獄民警,我是怎么走上“法考”路的呢?時間倒回到2021年3月,我作為嘉州監獄的代表隊員,參加了省監獄管理局組織的青年民警演講比賽。對比其他選手在臺上激情澎湃,眼含熱淚,我的演講卻顯得有些平淡。“或許是你對監獄人民警察這份職業了解得還不夠深,所以無法像他們那樣把很強的職業榮譽感和自豪感融入其中吧。”賽后復盤演講時,我的“傳幫帶”導師沈賢芬這樣分析道。
那之后,源于對理想的追求、對職業的熱愛,我從教育科借來了《憲法知識讀本》。漸漸地,這本啟蒙讀本已經不能滿足我的求知探索欲了,我想要掌握更多法治知識,想要更深地認知自己從事的職業,于是我開啟了痛并快樂的“法考”之旅。
備考期間,劉垸岑拍下的復習筆記
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故事中逐漸不再只有憲法,我開始用法律人的視角來分辨生活中的是與非;開始把商法稅法運用在財務工作中;也成為省級教育改造講師團法律常識課題組的一員,巡回給罪犯講課。
不負凌云志,揚帆正當時。我的法律知識儲備尚屬淺薄,仍需不斷更新;我和憲法的故事尚未結束,我也將繼續為平安四川、法治四川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劉垸岑作為省級教育改造講師團成員
到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巡講
與“法”同行,護航平安
監獄公職律師 李兆雷
2018年,我有幸成為公職律師,在監獄從事法治建設工作。各類文件的合法性審查,法律事務的辦理,普法活動的組織開展等,都是我日常的工作內容。在工作中,我既知責任重大,也為自己是法律的踐行者、維護者而倍感光榮。
李兆雷(左一)作為公職律師
參與監獄開放日活動
五年來,我深切地感受到監獄的法治建設正在一步步向前邁進。監獄每年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民警都在增加;崇法、學法、知法、用法的氛圍已在監獄形成,民警的法治意識和執法水平正在逐步提高。我很高興自己能為監獄的法治建設盡一份力,也深信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我們每一位監獄民警都會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衛者,讓憲法和法律在監獄得到貫徹執行。
李兆雷對文件進行合法性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