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政法系統“我為高質量發展做貢獻”調研討論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宜賓司法行政系統堅決把服務高質量發展作為當前首要任務,始終堅持“三位一體(高位部署、高位謀劃、高位落實)”整體推進。市、縣(區)司法局,鄉鎮、街道司法所先后開展各類學習研討100余場次,制定印發相關實施意見、工作方案20余件,以強有力的舉措積極回應市場關切,扎實解決人民群眾堵點問題,為宜賓高質量發展貢獻司法行政力量。
推出服務高質量發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十六項舉措” 去年8月,以宜賓市委辦、市政府辦名義正式印發《宜賓市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責任分工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聚焦宜賓加快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先行區發展定位,緊盯制約高質量發展的法治痛點堵點問題,統籌推進制度、執法、司法、普法、社會“五大環境”建設,精準推出24條務實管用措施,旨在全力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宜賓高質量發展。 制定印發《宜賓市司法行政系統“服務高質量發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 今年3月,以宜賓市委依法治市辦、宜賓市司法局再次制定印發《宜賓市司法行政系統“服務高質量發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出臺司法行政服務高質量發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十六項舉措”,奮力為全市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提供法治支撐和服務保障。 加強執法監督維護保障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信用經濟,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全市司法行政機關積極采取務實措施。 開展涉及市場主體權利義務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年初,會同市人大法工委、市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制定清理工作方案,對存在妨礙公平競爭、設置隱形壁壘、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等方面問題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進行全面清理。 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組織開展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深化“減證便民”,重點加強涉企行政執法監督力度,依法糾正不作為、亂作為、粗暴執法、執法不規范等突出問題。全面落實涉企行政執法裁量權基準制度,貫徹《四川省行政裁量權基準管理規定》,全面推行“一目錄、五清單”精準高效監管,嚴格規范行政檢查權,切實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 建立涉市場主體行政復議綠色通道。貫徹執行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努力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作用。今年5月,制定印發《宜賓市行政機關行政行為自我糾正辦法》,在解決行政行為自我糾正的適用情形、啟動方式及后續處理、監督考核等方面作了實踐性探索。嚴格規范涉市場主體行政復議案件審理環節,加強對行政機關違法行政行為的糾治,推進涉市場主體行政爭議有效化解。 加快提升公共法律服務水平 聚焦“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著力加強高品質法律服務供給。 實施小微企業法律幫扶計劃。積極為企業權益保護提供法律支援、維權解紛等公共服務,組織舉辦法治講座,開展中小微企業“法治體檢”、“法律服務進百企惠千企”活動,提供法律咨詢和公證、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針對小微企業職工開展法律援助普法宣傳,提升職工法律援助知曉率。開通小微企業職工申請法律援助綠色通道,提升案件辦理質量,開展維護職工權益典型案例評選。今年以來,已開展相關服務活動110場次,受惠企業達到80余家,為中小企業職工辦理法律援助案件337件,提供法律咨詢2219人次。 在全省率先出臺促進律師行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今年4月,《宜賓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促進律師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正式印發,《實施意見》將全力支持全市律師行業規模不斷擴大,公職律師、公司律師數量穩步增長,律師業務領域不斷拓展。到2026年,力爭全市律師人數達到2000人,培育100人以上的律師事務所1家,發展50人以上的律師事務所5家。 開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普法活動。結合“法治四川行”一月一主題活動,堅持以“送法進企業、進園區”為抓手,督促“誰執法誰普法”責任部門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公司法主題宣傳,組織編印涉公司法等法律法規典型案例和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應知應會法律目錄清單,推動全市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線學法考法。 建立一流法治人才隊伍支撐 今年4月,制定印發《宜賓市司法行政系統2024年度干部隊伍“提能礪為 服務發展”工作方案》,為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人才支撐。 深入開展服務高質量發展課題調研。結合“服務高質量發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主題,明確了市級政務調研課題1項、市級業務調研課題29項,調研課題完成后還將委托中國政法大學等專業團隊進行查重評審并評優表揚,切實把調研成果落實到服務市場主體、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工作實踐中。 加強“楓橋式”商會調解組織建設。聯合市工商聯等部門,加強商會人民調解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健全商會商事人民調解機制,不斷提升商會人民調解覆蓋面和影響力。目前已經建立各類企業人民調解委員會11個,去年以來化解涉企矛盾糾紛15件。 加大涉外法律服務隊伍建設。堅持以服務長江經濟帶建設為統攬,新成立大學城科創城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依托市法學會涉外法治研究會,力爭把三江中心法務區培育打造為全市涉外法律服務示范區。探索建立海內外頂尖法治人才引進、法治領軍人才隊伍提升、青年法治人才鍛造等三項項舉措,加快培育創建一批示范涉外調解機構和律所,提升涉外法律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