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空氣、水和土壤,能讓市場主體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參與者、推動者、踐行者,樂山市司法局秉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主動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扎實履行“一個統抓、五大職能”,一體推進法治樂山、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全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護航樂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開展精準普法,凝聚法治向心力
堅持示范帶頭,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印發樂山市領導干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清單,推動領導干部帶頭遵規守法、知法用法,提高法治素養、增強法治觀念。制定2024年普法與依法治理工作要點,確定民法典宣傳月、優化營商環境宣傳月等 37個主題宣傳活動。組織依法治市年度“十佳課題”評選,《法治護航“中國綠色硅谷”成型成勢》等經驗被《法治四川》等刊載推廣,加強重大產業項目公共法律服務對策研究等課題連續6年入選《法治藍皮書·四川依法治省年度報告》。
堅持全域聯動,開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普法。市縣兩級司法行政部門開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普法,將普法融入涉企服務,涵蓋公平競爭審查、綜合行政執法、專項法律服務、商事調解、企業投訴服務、企業法律援助等過程。樂山市和重慶市武隆區兩地依法治市(區)辦、稅務部門、市場監管部門、人民銀行聯合舉辦“川渝普法助文旅 雙城聯動促經濟”云普法活動,講解企業關心關注的稅收、金融等事項,10萬余網友在線收聽收看。開展“典”進鄉村等專項普法活動90余場次、“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130余場次、“送法進企業、進園區”活動210余場次。
堅持正面宣傳,著力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實施宣傳輿論“鑄魂、強基、融合、典亮、防護”提質增效“五大行動”,構建“大宣傳”格局,強化“一盤棋”意識,加強市縣宣傳聯動,與省市主流媒體聯合推出“典亮樂山|法治護航中國綠色硅谷成型成勢”等系列報道50余篇,進一步營造優化營商環境良好輿論氛圍。
優化法律服務,強化發展保障力
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法治資源是園區、企業做穩做優、做強做大的有力支撐。樂山市司法局著力壯大法治資源、積聚法治力量,錨定“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目標任務,建成完善公共法律服務中心 12 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137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1373 個,實現市縣鄉村公法律服務平臺全覆蓋。五通橋區“中國綠色硅谷”、峨眉山市“法佑福茶”、夾江縣民用核技術產業園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沐川縣魔芋園區微法務站等平臺建成運行,提供各類服務700余件次。常態化為企業開展法治體檢,指導嘉州、三江、犍為等6家公證機構深化“千所百處幫萬企”工作。
服務保障重點項目。實施律師服務重點項目“1+1”三年專項行動。建立專項法律服務團,為“樂山機場”建設項目持續提供專項法律服務。2024年上半年,法律服務團共審查樂山機場投集團各類合同、文件40余份,主要涵蓋建設工程類、貿易類、日常辦公類、設備采買類等,以及比選文件、競爭性談判文件審查、企業內部制度制定審查等;接受日常法律事務咨詢20余件,并提供專項法律服務。
服務保障產業園區。2023年市司法局印發《助力“中國綠色硅谷”建設的十四項措施》以來,市區堅持從開展涉企規范性文件清理、加強涉企行政執法監督、健全涉企矛盾糾紛化解等14個方面營造好的營商環境、提供優質法律服務。《加強重大產業項目公共法律服務對策研究》入選《法治藍皮書·四川依法治省年度報告NO.9(2024)》。
2024年,市司法局開展行政復議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推動開辟涉企復議案件受理綠色通道,在開發區、園區等掛牌設立54個行政復議基層服務點。探索建立復議案件容缺受理機制,實施涉重點企業復議案件1天內受理、1周內調解、1月內辦結,相關工作被《法治日報》《四川日報》報道,被司法部、省司法廳微信公眾號關注報道。
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持續加強與重慶市武隆區司法局合作,深化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建立行政執法監督協作、涉企矛盾糾紛聯調、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共建共享、法律人才培訓交流等10項工作機制,推動法治政府、法律服務、社會治理、隊伍建設等領域合作。深化司法行政政務服務事項互聯互通,落實“減證便民”要求,法律職業資格認定、律師事務所設立以及學歷、學位、駕駛證、納稅狀況公證等11個事項實現“川渝通辦”。
推動依法行政,提升政府公信力
夯實依法行政基礎。構建“1+3”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工作體,為黨政機關全覆蓋配備法律顧問,今年以來,審查重大招商引資合作協議、城市友好協議10件,涉及金額21億元。
推進精準監管執法?!端拇ㄊ⌒姓昧繖嗷鶞使芾硪幎ā烦雠_后,市司法局在全市范圍內統籌推行“一目錄、五清單”精準高效監管執法,將“一目錄、五清單”制定實施情況作為執法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推動助企紓困政策落地生效,目前已基本實現“一目錄、五清單”有效覆蓋主要監管執法領域和高頻執法事項。
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統籌推動跨部門綜合監管執法,推廣“綜合查一次”聯合執法,對行政檢查事項按照“一件事”集成實行清單化管理,著力解決重復檢查,多頭執法等問題。在工商聯所屬商(協)會和部分民營企業設立行政執法監督聯系點,制止、糾正侵犯民營企業合法權益行為。與市發改委聯合制定實行行政執法領域行政處罰決定書、信用修復告知書、行政合規建議書“三書同送”制度,實現行政執法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有機統一。
積極定分止爭,增強平安守護力
推進營商環境領域調解組織建設。推動成立金融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設立物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12個,縣級覆蓋率100%。成立商(協)會人民調解組織17個,其中市小微企業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服務近千家小微企業。
優化聯動化解矛盾糾紛工作機制。完善“三所一庭一中心”銜接聯動化解矛盾糾紛工作機制,建立訴調、警調、訪調、檢調、援調、仲調“六調”對接制度。深入開展涉企矛盾糾紛“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化解涉企矛盾糾紛427件。
探索“調解+仲裁”模式。樂山仲裁委員會在辦理商事仲裁案件時,探索“調解+仲裁”模式,引導商事主體優先通過調解方式化解矛盾。延伸仲裁服務,將仲裁調解延伸至立案前、審理中和裁決之后各個環節。截至7月31日,樂山仲裁委員會通過調解結案42件,占比53.85%,有效為商事主體節約成本,提高辦案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