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四川省營山縣司法局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指導,創新調解模式,建立品牌調解室“綏和調解室”,秉持“綏山朗水,以和為貴”,以和順、和善促和諧、和美理念,有效化解全縣矛盾糾紛。該調解室以營山縣“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為平臺,以吸納專業性強、經驗豐富、理論扎實的調解員為抓手,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目標,有效筑牢了維穩的“第一道防線”。
蔣林鋒是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之一,亦是綏和調解室中的專業“和事佬”。他憑借自己的耐心、細心、愛心及責任心,成功調解了一起又一起復雜的民間糾紛,維護了老百姓間的“公平正義。近期,他又成功調解了一起贍養糾紛,當事人唐某林、唐某、唐某梅因母親陳某某贍養糾紛一案及附帶拆遷安置補償款事宜,產生了矛盾糾紛,遂到綏和調解室申請調解。受理這起糾紛后,蔣林鋒立即組織興隆社區居委會書記任明、監委主任吳小容、司法助理員張鐘芳,共同對三當事人因母親陳某某的贍養問題在營山縣“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的調解室進行了調解。
在了解清楚情況后,蔣林鋒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從法律法規、家庭倫理和親情關系等多個角度對雙方進行勸解,強調贍養父母是子女的法定義務,并引導當事人珍惜彼此間的血緣關系,共同承擔起贍養母親的責任。經過努力,三當事人從見面時的劍拔弩張、水火不容,到逐漸理解彼此的立場與動機,再到握手言和,最終就“三兄妹按月輪流贍養照顧母親陳某某,并將拆遷安置款作為陳某某的生活費”達成一致意見。
這起贍養糾紛的成功調解,不僅維護了陳某某被子女贍養的合法權益,也促進了其家庭和睦與當地社會和諧。蔣林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調解員的責任和擔當,贏得了轄區居民與社區干部的廣泛贊譽和尊敬。同時,也用行動彰顯出了“綏和調解室”的寓意——“綏山朗水,以和為貴”,以隨和的態度為當事人解疑答難,力求在維護雙方利益的基礎上,達成和諧共處的結果。